品秋初三作文怎么写?( 四 )


汉代刘彻《秋风辞》写得好:‘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这是汉武帝刘彻笔下的河上秋景 。阵阵秋风拂面而来,朵朵白云似白帆悬空,御风而飞,金黄的落叶纷纷飘坠,雁鸣阵阵南飞,秋兰含芳、金菊斗奇,好一派斑斓的秋色 。
晋代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诗人赞赏秋色清澈秀雅、灿烂奇绝,大有胜过春光之意 。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美丽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明诗人对秋光的爱恋 。
宋代林逋《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间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山大景色美,一路观赏不尽,诗人秋思的欣快心情随景而生,也随景也变 。用“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秋景图 。秋山秋水,一片鲜艳 。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一片生机 。涧是丘色,却流红叶;树是青色,却映白云,秋色绚丽多彩 。
元代关汉卿《碧玉箫》:“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展现了一幅秋山壮丽景色:正是金风玉露的季节,诗人游山,但见漫山遍野,枫叶流舟,层林尽染,装如云锦彩霞,宛如熊熊红火 。这火红的枫叶,比起那万紫千红的春色也毫不逊色 。那苍劲的青松,在草林摇落中显得愈加挺拔苍翠,金灿灿的菊花宛中团团黄金锦绣,盘绕菊园,绘出一幅绚丽多娇的秋山图 。
李白的《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睛空宜 。”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 。“我觉”、“谁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富有李白的艺术个性;两名对照鲜明,反衬出诗人的豪情逸致 。傍晚,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 。诗人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赋予自己的想象,用“将”、“与”二字把它们连成一体,既使这些自然景色获得了个性和活力,为首句的“秋兴逸”作注脚,又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欢乐的心情 。诗的格调高昂、明快、豪放,读来令人神思飞越,心胸开阔 。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更是别具一格 。“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 。”一语破的,点出一反前人悲秋之情怀,又直抒胸臆,借秋声抒发了自己的豪兴 。一叶而惊秋,多少人面对秋景难以控制悲凉的心境,而刘禹锡则抑制不住内心的独特视角和励志精神,“我言秋日胜春朝” 。诗人深深懂得自古以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人们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寞,死气沉沉 。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针对这种自然的秋景之感,以已所特有的胸怀指出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诗人强调秋天并不毫无生机可言,而是很有生气 。他指引大家看那只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 。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诗人溶身在这旷世之秋中,久驻胸怀的坦荡豪情开始沸腾了,于是他把自己的所感所思交给了排云直上的那只独鹤,自己久赋的希望也逐渐被这秋气所包容,得以溶化和体现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宵” 。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