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古诗带解释 咏柳古诗带拼音( 五 )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
”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
”作法相同,可以类比 。
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 。
”这就是这三首词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 。
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 。
从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 。
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么可写的呢?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及至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 。
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 。
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 。
这好比我们去看一个多幕剧,到得晚了一点,走进剧场时,一幕很热闹的戏刚刚看了一点,就拉幕了,却不知道下面一幕内容如何,等到再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赶上了全剧中最精采的高潮部分 。
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 。
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 。
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 。
12,玉楼春·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
赏析
作者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别洛阳时,和亲友话别,内心凄凉 。
在离筵上拟说归期,却又未语先咽 。
“拟把“、“欲语“两词,蕴含了多少不忍说出的惜别之情 。
然而作为一个理性的词人,别离之际虽然不免“春容惨咽“,但并没有沉溺于一已的离愁别绪而不能自拨,而是由已及人,将离别一事推向整个人世的共同主题 。
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惧来的情感,与风花雪月无关 。
因此,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一曲已经令人痛断肝肠了 。
词在抒写离愁别绪这一主题方面不同凡响,有悲情凄凉,更有豪情纵横,寄寓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这首词开端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在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 。
“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 。
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
在“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在“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 。
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在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 。
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愕搅硕杂谡?鋈耸赖娜现?K?健叭松?允怯星槌铡闭撸?湃擞性啤疤?贤?椋?湎虏患扒椋?橹??樱??谖摇薄K?钥鲋芤迷谄洹掇シ绱驶啊分芯驮?倒?拔峁鄯缬辏?崂澜?剑?>醴缬杲?街?猓?鹩卸?嵝恼咴凇薄U庹?侨松??杂星槌眨??还赜诜缭拢??运怠叭松?允怯星槌眨?撕薏还胤缬朐隆薄4硕?渌涫抢砟钌系乃妓骱头词 。
??率瞪先词峭腹?死砟畈鸥??錾钋橹?呀狻6?酥智槌赵蛴终?胧锥?渌?吹摹伴浊啊薄坝?铩钡氖谷吮?椅匮手?肭榘迪嗪粲ΑK?韵缕??四嗽弧袄敫枨夷??裸祝?磺?芙坛Υ缃帷保?儆衫砟钪械那槌罩匦路祷氐缴掀?拈浊盎氨鸬那槭隆!袄敫琛弊缘敝搁浊八?莩?睦氡鸬母枨???健胺?裸住闭撸??绨拙右住堆盍?Α匪??“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