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中能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四 )


托物寓意的“意”更隐含些 。
如:苏轼《待月台》:“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娥眉 。
只从昨夜十分明,渐觉冰轮出海迟 。
”后两句诗写出了因满招损的自然规律 。
满月给人间曾带来无限美景和喜悦之情,然而满即缺之始 。
诗人久久伫立,眺望远海,等待着迟迟升起的一轮冰月,心中不免泛起淡淡的愁绪 。
称月为“冰轮”,表现了月的光洁、纯净,同时也略带清寒之意 。
此时诗人那官场失势的往事,大概正随着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现在犹如海波一样动荡不宁的思绪之中了 。
读这样的托物寓意的诗,是需要对诗人的身世、经历乃至创作风格有相当的了解的,否则很难把握其隐含之意 。
练习:阅读此诗回答下面问题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此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
15、赋比兴
诗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
至于属于表现手法的赋比兴三义,有一种解释如下:
“赋”者铺陈,叙物言情,直歌其事,随物赋形 。
如《木兰辞》《卖炭翁》大量用赋 。
用赋的手法写诗,使人感到真实、亲切 。
可是通篇用赋,会失之肤浅、平直、松散,故要赋比兴合用 。
如:《诗经.伐檀》“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比”以此物比彼物,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
《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 。
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颈联以“落日”为喻,委婉表达了诗人顽强不息的精神和博大深沉的胸怀 。
尾联诗人将自己比作老马,用的是老马识途 。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又如《三闾庙》“沅湘流水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
”前两句即景起兴兼比喻,写屈原之怨像沅水、湘水一样长流不尽 。
还有我们学过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
16、虚实结合
高考的“诗歌鉴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一些术语对诗歌进行简单的分析 。
例如虚实相生、比兴手法、以乐景写哀等 。
只有真正弄清了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才能准确用到诗歌的鉴赏活动中 。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
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 。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
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
2、已逝之景之境 。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
3、设想的未来之境 。

【古诗词鉴赏中能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