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是什么?艺术特色是什么?表达特色是什么?意象是什么?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二 )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 。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②表现手法;③选材剪材;④行文的结构;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的运用等 。
表达技巧也可以分为一般技巧和辨证技巧两大类 。
一般技巧又可以分为:比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对比、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悬念(包括设悬和释悬两方面)、巧合(巧合的关键是一个“巧”字,“合”是基本要求,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 。
“合”得新颖别致,方见其“巧” 。
)、象征(由象征体和象征义两个要素构成 。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
)、意识流与拼贴画 。
辨证技巧又可以分为:虚与实(实就是实写,虚就是虚写 。
)、疏与密(疏就是略写,密就是详写 。
)曲与直(直就是平直,曲就是曲折 。
)、动与静(有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两种主要方式 。
)、除此以外,辨证技巧还有“抑与扬、张与弛、隐与显、少与多、庄与谐、断与续”等等 。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一、荷(莲):爱情(莲、怜谐音),出淤泥而不染,夏的象征,美丽,文采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
这就是“邺水朱华”的典故了,荷的美色在沈约的笔下带有一种向上的劲道 。
老实说,我本不喜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把花弄得杀气腾腾的诗 。
不过这气质在莲的身上竟带出一种袅娜来 。
所以,荷还有文采的意象 。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
荷也应是丰满的花,却比牡丹清丽些 。
这是一种优雅且幽雅的花 。
再想想它的药用价值 。
难怪屈原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了,它的确受得起众人的喜爱 。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这是赞美荷最正宗的语言,词微而意远,时品时新 。
二、兰:隐士、贤德、美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
兰的馥郁香气使诗人更加心向田园 。
兰也因而有了洒脱之意 。
明刘伯温《兰花》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
明薛网《兰花》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
兰的真正价值在其幽,在其“无人而不改其香” 。
在古人眼中,这就是君子了 。
三、雪:清寒、纯真、高洁、哀伤
洪升《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雪的寒冷总能让人产生恰到好处的敬意,也因此有了隐士的意象 。
高洁而略带点寂寞的雪,就犹如大师的胸怀,让天地为之一亮,又一肃 。
咏雪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
人在寒冷的时候,心中总会有点薄薄的凄凉,或者说,是惆怅 。
这时雪的轻舞飞扬,怎能不让人想起与其相似的,那薄薄的、似乎让人承受不住的情意呢?
咏雪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