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宴古诗词 描写“家宴”的诗句有哪些( 五 )


定知玉兔十分圆 , 已作霜风九月寒 。
寄语重门休上锁 , 夜潮留向月中看 。
万人鼓噪慑吾侬 , 犹似浮江老阿童 。
欲识潮头高几许 , 越山浑在浪花中 。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方其远出海门 , 仅如银线 , 既而渐近 , 则玉城雪岭 , 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 , 震撼激射 , 吞天沃日 , 势极雄豪」 。直至今日 , 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 。
元朝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 , 但所受汉化甚深 。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 。到了明朝 , 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 。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 , 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 。夜晚则设赏月之宴 , 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 。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饼必须是圆 , 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 。街市出售月光纸 , 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 , 下绘月轮桂殿 , 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 。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 , 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 。中秋节又是团圆节 , 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 , 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 。
明朝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 , 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以其生花妙笔 , 为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 。《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 , 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 僮、走空之辈 , 无不麟集 。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 , 皆 毡席地坐 , 登高望之 , 如雁落平沙 , 霞 江上 。天暝 , 月上 , 鼓吹十百处 , 大吹大擂 , 渔阳参挝 , 动地翻天 , 雷轰鼎沸 , 呼叫不闻 。更定 , 鼓铙渐歇 , 丝管繁兴 , 杂以歌唱 。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 , 蹲踏和锣丝竹肉声 , 不辨拍煞 。更深 , 人渐散去 , 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 , 席席徵歌 , 人人献技南北杂之 , 管弦迭奏 , 听者方辨字句 , 藻鉴随之 。二鼓人静 , 悉屏管弦 , 洞萧一缕 , 哀清绵 , 与肉目引 , 尚存三四 , 迭更为之 。三鼓 , 月孤气肃 , 不杂蚊虻 。一夫登场 , 高坐石上 , 不箫不拍 , 声出如丝 , 裂石穿云 , 串度扬 , 一字一刻 , 听者寻入芥 , 心血为枯 , 不敢击节 , 惟有点头 。然此时雁比而坐者 , 犹存百十人焉 。使非苏州 , 焉讨识者 。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 , 从这则「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窥一二 。
清朝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 , 到了清朝 , 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 。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 。记载:「月光马者 , 以纸为之 , 上绘太阴星君 , 如菩萨像 , 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 。人立而执杵 , 藻彩精致 , 金碧辉煌 , 市肆间多卖之者 。长者七、八尺 , 短者二、三尺 , 顶有二旗 , 作红绿 , 笆或黄色 , 向月而供之 。焚香行礼 , 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
清又流传著一句话:「男不拜月 , 女不窜」 。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 , 家中的主妇忙著拜月 , 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 。中秋节前几天 , 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月用的「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 , 衣冠踞坐如人状 , 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 , 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制作也日趋精致 , 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 。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 。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茶汤的 , 不一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