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如何写?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
本节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就显得十分重要,要为以后的分数学习打好基础 。课本创设了野餐活动时分食品的情景,让学生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通过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时就产生了分数 。这时就重点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可以怎么表示,结果是半个 。初步认识“半个”可以用分数1/2表示,在此过程中介绍1/2的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 。并教授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如: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分,每份表示它的1/2,让孩子们一一说说,同桌相互说一说 。但是,在教学分数含义的时候,我有点操之过急,没有让学生发现而是自己说了出来,我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的含义,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可以对其提示 。而我却在教学中无形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这是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不负责任 。
在教学分数的比较的时候,我让学生准备的是两张圆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通过图片上不同的颜色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也通过举例分糖,有10颗糖果,分给10个小朋友,每人只能分得1个,若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5个,尽量引导孩子们总结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1份就越少 。
之后通过练习,孩子们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教学中我仍然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的主要资料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明白分数的含义并在明白分数含义的基础上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从整堂课的教学来看,基本上完成教学目标 。但教学的过程上来看还不是很灵动,按步就搬的比较多,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较少 。这是我经常犯的问题,因此以后还需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专业上我还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吸收 。
此堂课是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分数的学习,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数能够分成整数和分数 。整数,孩子们一向都在接触,因此都很熟悉 。“建构注意者”认为知识的学习就是知识的内化和建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因此导入就从整数的平均分导入,从4个平均分成两份,到2个平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个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 。讨论半个该怎样写,引起孩子知识结构的冲击 。在教师书写半个能够这样写,再让学生把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比较有什么不一样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分数的特点也就是分数的三大组成,分数线,分母和分子 。我觉导入和初步认识分数这一部分教学还是能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