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诗词 有关描写肇庆优美风景的诗句或对联( 四 )


诗中的"发冲冠",不是岳武穆"怒发冲冠"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草木苍劲,山石挺拔,风光秀丽,河山壮美--于是乎,我们又明白了,朱老总的这两句诗,首先是写七星岩的景色,"久居高要地,仍是发冲冠"也 。
再一层意思,"高要地",又是指诗人自己所处的崇高而重要的地位也 。朱老总自上井冈,与老人家合称"朱毛";以后,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乃至于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老总从来就没有担任过副职;在领袖可以称万岁之时,唯有朱总司令有资格与老人家同时而身受万岁之欢呼,这要是放在旧通俗小说中,应该叫做"一字并肩王"的吧;建国之后,朱老总担任过国家副主席,人大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由此看来,朱老总所处之地位,不能说是不"高"不"要"吧 。
这里的"发冲冠",仍然不是岳武穆的"怒发冲冠",而是"火爆脾气","一点就爆","一根肠子","有啥说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非常非常的不"韬光养晦"的意思,就是非常非常的不"绵里藏针"的意思也--于是乎,我们又明白了,"久居高要地,仍是发冲冠"这两句诗,除了是描绘七星岩的山水秀丽之外,更是诗人对自己性情、志向的描述也 。
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 。
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 。
这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一切内容都已经昭然若揭,往下再做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了 。总而言之,七星岩的山山水水与朱老总的血肉灵魂已经融为一体,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即是我,我即是物也 。
肇庆星湖中的七座山岩共分为四组景点,东面一组是阆风岩与玉屏岩,两岩紧密相连,好似东方的屏障;西面一组是蟾蜍岩与仙掌岩,好比是隈依在西面的一对姊妹;北面是高大巍峨的阿坡岩(禾坡岩),就像是屹立北方的一位哨兵;中间一组两座山岩--天柱岩与石室岩,才是星湖景点的核心 。而石室岩下的岩穴,更是星湖风景区里核心中的核心也 。
星湖中最古老的碑刻--李邕的"马蹄碑",星湖中最优秀的诗作--朱德元帅的《游七星岩》,都在石室岩岩洞的南洞口 。从南洞口进入石室洞穴,乘坐小舟渡过岩穴内的地下湖泊,上对岸后继续前行十几米,很快就出了岩洞的北洞口 。在岩洞北洞口外的石壁上,刻着一方数行大字,这就是叶剑英元帅于1961年4月游揽七星岩时,所题写的那首著名的七言绝句--《游肇庆七星岩》:
借得西湖水一圜,
更移阳朔七堆山 。
堤边添上丝丝柳,
画幅长留天地间 。
叶帅于一九六一年四月所题写的这首七绝《游肇庆七星岩》,乃是肇庆七星岩的招牌诗 。在那个著名的金色的十月之后,此诗的照片曾经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一时之间,全国争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 。只要提起肇庆七星岩,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叶帅的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圜"也 。AjK7叶帅的这首诗,艺术性极高,若要细论起这首七言绝句的妙处,至少可以总结归纳出五大优点也 。v)<本诗的第一个优点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K无论是古今中外,也无论是为诗为文,总必须先要有个开头 。怎么开头呢?西方的洋鬼子讲究"五个W",咱中华上国讲究"比兴"以及"破题、承题、入手" 。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言简意赅,特别是近体的律诗与绝句,每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字数有限,必须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开头 。如果诗的起句啰里啰嗦,绕来绕去,好半天还不得其门而入,那么,此诗多半不会是一首好诗也 。而叶帅此诗,开头两句,简明有力,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叶帅把西湖的绿水与阳塑的青山融合在一起,用来赞美七星岩的山水秀丽 。这两句,即是诗的开头,又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此两句,就已经将肇庆星湖的神韵勾勒出了一个大概也 。叶帅此诗的开头,真可以以"凤头"来喻之赞之也 。4N6话说回来,真正做到开头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又谈何容易 。譬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七星岩里另外那三首题诗,陈老总的《七星岩》是长篇古风,也就罢了;像郭老的《宿天柱阁》,甚至是朱老总的《游七星岩》,其开头也难免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在著名的小说《石头记》中,曹雪芹替怡红公子起草了一首七律--《访妙玉乞红梅》 。诗的开头一句曰,"酒未开樽句未裁",书中的潇湘妃子摇头笑道:"起的平平也 。"第二句曰:"寻春问腊到蓬莱 。"曹先生让书中的黛玉、湘云一起点头称赞:"有些意思了 。"呵呵——雪芹同学啊,不好自赞自啊 。一首七言律诗,一共才八句话,好多内容都要包括在八句话中,而您呢,先说上一句废话,再松松垮垮地接上第二句,呵呵,您还不如干脆改写绝句好了 。叶帅《七星岩》诗作的第二个优点是:文思顺畅,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