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怎么写?( 七 )


梦里,他们仨,不因散了而散了,三片瓣的.花永远盛开在杨先生的心里……

读《我们仨》有感怎么写?


注意到杨绛先生是从微博上流传甚广的那篇《一百岁感言》开始的,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要称呼一位女子为先生,细细探究之后才知是先生是一种尊称,我想就应跟我们此刻叫的老师是一个意思吧 。
在买这本《我们仨》之前还买了一本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前半部分有写一些关于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觉得太渗人便跳着看了下去 。《走到》对我来说比较沉重,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才会去翻看,我看书总是期望能从其中获得能量,没用的书我是不看的 。
这几日清闲得要命,遂在网上翻到这本书《我们仨》,之前也看到这本书,但是没买,可想而知我是个多么受情绪影响的人 。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叫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叫我们仨失散了 。第一部跟第二部讲的是亦真亦假的梦,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锺书船上陪伴他,太阳落到船头便要起身回客栈 。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最后在两年之后做完了 。第三部分叫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部分详细记述了杨绛先生同锺书从结婚到阿瑗(女儿)、锺书相继去世的漫漫长路 。
我想大家都熟知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原先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有也着坎坷的一生 。但是我觉得这一家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一家人 。他们都喜欢读书,都热爱工作,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他们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实实,我不曾感到他们觉得自我不幸 。我很羡慕这样的家庭相处方式 。
杨降先生多次在书中说锺书是一个不愿与人争辩、能忍耐的人,书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锺书以前受到的不公与委屈 。这些都是杨绛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护卫她的爱人 。提及往日的委屈与不公,杨绛先生并未有半字恶语或辩解,她只是细细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未加任何解释,我想也许她是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吧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人还是人 。
人生在世就得这样活着,实现自我价值,拥有温暖和谐的家庭,不与世争,平淡一生 。

读《我们仨》有感怎么写?


朋友向我推荐了杨绛写的《我们仨》,一本让她看后十分感动的书,她看了两遍 。
我心中几分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竟能触动了她的心灵 。因为那几分好奇的作祟我也寻到了《我们仨》 。
在看到还不到一半的时候,顿觉有些枯燥,有点难以往下阅读,可杨绛阐述的那些事,总让我的心十分沉重,也总为他们仨之间的情真,情深感到有暖流蹿于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