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诗词的探究 如何应对江苏语文高考中的探究题( 六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 。杜甫,具有治国的理想 。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其诗,往往与反映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诗史”之美誉 。诗风沉郁顿挫 。《春望》,当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住在安禄山叛军统治之下的长安城 。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感时伤别,连本无情感的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四十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一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 。感时伤别,与诗人其他同题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别”等相近,所体现的诗风也是沉郁顿挫 。会知人论世,这要求鉴赏者除了多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史书、笔记、诗话、词话等 。
2.会“沿波讨源”
“沿波讨源”,语见西晋诗人陆机《文赋》:“或沿波而讨源”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⑤ 。在古典诗词鉴赏上,会“沿波讨源”,就是指会根据诗中的线索去探究作品之源乃至作者的师承之源等 。如,读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其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就不能不沿波讨源,了解这是化用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遗曲,指《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所作 。《隋书·五行志》记载:“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 。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时人以为歌谶 。此其不久兆也 。”于是,《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 。王安石在词中化用杜牧诗句,以古讽今 。如何才会“沿波讨源”,这就要求鉴赏者多读作品,最好能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读起,对其后每个朝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有大致的了解,也可阅读一些今人所写的文学史、诗歌史等 。
3.会挖掘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 。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⑥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解读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 “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与小等 。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 。意境,与另一个美学范畴的意象,二者同中有异 。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统一;相异之处,主要在于意境往往就整首作品而言,而意象则是营造一首作品意境的具体构件 。不妨看一看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的诗《野望》:
一天秋色冷清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
自上山来看野水,却于水底见青山 。
此诗中的意象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的绿水,水中的青山 。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清,层峦叠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绿水绕着青山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全无一些诗人笔下的秋天萧条肃杀之气 。
4.会比勘异同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在鉴赏古典诗词时,会就同题目或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辨别其异同,品评其高下,这对读透作品是极为有利的 。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间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 。如比较唐代诗人李端《鸣筝》、柳中庸《听筝》与白居易《夜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