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后一章讨论了哲学的价值,一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揭示世间的多种可能性,“哲学消除了那些从未步入自由怀疑领域的人的不无傲慢的独断,并且通过以陌生的方式展示熟悉的事物来保持我们的好奇感 。”二在于它所沉思的对象的伟大性,这种沉思让人摆脱了狭隘的个人目标,从而超越欲望得失,获得平静自由的生活,“在哲学沉思中,我们从非我出发,经由非我的伟大,扩展了自我的界限;经由宇宙的无限,沉思它的心灵实现了对无限的某种分有 。”
最后,他总结:“我们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因为一般说来无法知道它们是否为真,而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扩展了我们对可能之物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理智想象力,并且减少了那种独断的自信,使心灵得以向思考开放;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并能与宇宙相结合,这种结合构成了最高的善 。”
虽然不完全认同,但关于可能性、想象力的思考还是有些凑泊的 。
《哲学问题》读后感(五):多有引述介绍前人思想传统,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论体系,值得一读
之前看人别推荐哲学入门读物时同时推荐了《西方哲学史》和《哲学问题》,似乎说的是可以先读《哲学史》,有一定基础后再读《问题》 。在读过《哲学史》后我一直没敢去翻《问题》—— 因为前者实在是厚重得很,内容读来也很是浩大,于是理所当然地以为后者大概还要艰深困难得多 。终于等我有勇气找来《问题》打开一看,呃,200页,好的嘛,也许我可以更早些读它的 ┓(′?`)┏
这本书涉及的哲学内容范围较窄的,主要集中在知识论、真理论的部分 。个人读来,全书最关键的词大概就是“关系”了 。书中先论证了存在与“感觉材料”相对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体 —— “物理实体”,再论述“共相”也是某种特殊的“实体”,接着进一步提出“关系”也是“共相”即为“实体”,以试图解决“先验的知识”的性质问题和“真理 & 谬误”的判定问题 —— 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十分有意思 。
虽然个人并不完全认同所得结论(关于“先验的知识”那部分),或者说“先验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部分 。书中多处通过将“2+2=4”(算术)同“凡人皆有死”(经验的概括)进行对照,强调先验的知识并不是归纳法的,而是对共相关系的直接把握 。
但考察人类“发现”算术的过程,似乎也是一个缓慢地从经验中抽取“共相”的过程,而非是其所描述的“先验的”:人类的先祖们先从纷繁复杂的殊相中抽象出共相的“2”,从(无论主体还是客体的)特殊行为/变化中抽象出“+”,又从事情的后续变化中抽象出“=”(因果关系中“结果”这一抽象概念),这大概就已经耗去整个早期人类的发展史了吧,之后又不知经历多少岁月,我们才发现每次“2”“+”“2” 都“=”一个“4” 。于是,算术诞生了 。的确,从不能穷尽所有的殊相的经验来证明它的角度(知识的结果/效果)而言,算术是“先验的” 。但其书中有将“先验”这一意象频频与“自明的”(读起来感觉就像“一目了然的”,而文中也多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词语)联系起来,让人读来有一种算术这东西,毫无科学基础的人也理所当然地第一眼就能知道的感觉(知识的来源),这便不太好信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