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一直都在诗词 我一直在等你余秋雨完整的诗(11)


115、春江秋月冬冰雪 , 不听陈言只听天 。——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16、文章千古事 , 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题》
117、运筹帷幄之中 , 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
118、片言可以明百意 , 坐驰可以役万里 。——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19、陶陶然乐在其中 。——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120、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
121、悄立市桥人不识 , 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122、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123、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124、死去原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毋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25、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26、莫将死句入诗中 , 此诀传来自放翁 。——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27、不飞则已 , 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 。——《史记》
古诗词的创作都有哪些规则?作诗基本规则:
1、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 , 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 , 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
2、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 , 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
3、相对(上下句平仄相反):1-2句、3-4句 。(否则失对)
4、互粘(前后联平仄同):2-3句、4-5句 。(否则失粘)
5、五七变式:五言句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 , 变成七言诗 。
6、五言规律:五言1、2、3句之第1、3字不论;第4句之1字不论 。
7、七言规律:七言1、3句之1、3、5字不论;第2句之1、5字不论;第4句之1、3字不论 。
8、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 , 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韵脚 , 从106韵中选同韵部字) 。
9、避上尾:一诗中 , 单数句(仄声)的上、去、入韵之尾字都应该用上(单一犯上尾) 。
10、避重字:同一个字不可在一诗中2次以上使用(叠字词外) 。
11、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 , 除韵脚外 , 只有一‘平’及句中第2字或第4字‘平’被两侧‘仄’夹持 。
12、三平调:如:仄仄平平平 , 每句最后3个字为平 , 犯三平连尾病 。
13、避三仄:如:平平仄仄仄 , 每句最后3个字为仄 , 尾部三连仄 。
14、互救:即句中不论的X字位 , 平仄互换 , 达到避免孤平、失对、失粘的效果 。①句中3-4平仄换救变体 。②出句与对句的1-1、3-3平仄互救(也可不救) 。③句中1-3平仄互救 。④孤平拗救 。⑤出句与对句平仄广互救(全仄-全平 , 此还存有争议) 。
15、语法句式结构(五言2.1.2、2.2.1、2.3;七言2.2.1.2、2.2.2.1、2.2.3常用) , 每联结构相同、各结构式都运用上为最佳(对仗两联结构相异而得章) 。
16、佳品:合格律、无毛病;视觉艺术直观美、听觉艺术美、抑扬顿挫、脍炙人口、寓意深、深入浅出 。
17、古风:韵不受限 , 混重深沉 , 篇幅长、平仄都可用(平脚时 , 前句为仄;仄脚时 , 前句平尾 , 至少两联一换韵) , 避上尾及重韵 。
18、仄韵诗:将平韵诗每句平尾、仄尾与倒数第三个字之仄、平互换位形成 。
19、排律:首尾联不对仗 , 余全对仗 。
20、诗的演变格式:共4种结构句式 , ①五言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首句‘仄仄平平仄’ ,  依照‘相对’规则 , 第二句‘平平仄仄平’ , 依照‘相粘’规则 , 第三句‘平平平仄仄’ , 依照‘相粘’规则 , 第四句‘仄仄仄平平’) , 形成完整五言绝句 。②将以上五绝 , 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 , 成为‘五律’ 。③ 将以上五绝前 , 视平仄而相对加2仄或2平 , 形成七言绝句 。④将七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 , 成为‘七律’ 。或将五律句前对应性加2平或2仄 , 形成‘七律’ 。⑤将五律或七律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10句以上 , 称为‘排律’ 。⑥、以①中4句任何一句开头(首句) , 依据对粘原则推排 , 变换形成其他三式 。故16篇格式不可死记 , 只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