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用典故大全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1、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
2、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
3、桑梓
桑梓,代指家乡 。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 。”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4、寒食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5、采薇
采薇,代指隐居避世 。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6、三径
三径,指隐居生活 。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诗词常用典故大全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扩展资料:
关于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 。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 。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 。《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 。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 。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
参考资料:典故_百度百科
中国诗词常用典故有哪些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 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 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 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 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 晶莹、局洁〇
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 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 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 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

【诗词常用典故大全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 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 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 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 搅天飞^卯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 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 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 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 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 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
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 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 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 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 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 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