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用典故大全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三 )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 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
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 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镑她真是 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 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
12. 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 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 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 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 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 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 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 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 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 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 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 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
.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 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 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 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
13.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 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 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 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14. 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 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 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 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 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 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 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 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哀 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抒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 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
15.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 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 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 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 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 绪 。
16.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 “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 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 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
17.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 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 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 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
《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 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 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
18. 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 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曰眠 。”这两句 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刘长 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 溪 。”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 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 万里之外的友人 。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张九龄: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