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初中作文怎么写?( 二 )


此外,要掌握住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发展的脉络 。把握每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来确定语气的基调 。在朗读句子的时候,又要注意重音和停顿,把句意的着重点突出出来,语句还需连贯、自然 。这就需要思维活动像流水一样连贯流畅 。
[朗读方法]
一、让学生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做到能不看书,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把故事完整地述说出来 。
二、以第—一段为例,体会朗读语句的重音和停顿 。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请同学读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就比较自然地掌握了朗读的重音和停顿 。
教师问:那天早晨,你是按时到校的吗?
学生读:那天早晨,我去得很晚,
教师问:你去晚了,不怕韩麦尔先生骂你吗?
学生读: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
教师问:你只是怕去晚了先生骂你吗?
学生读: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
教师问:问你分词有什么可怕的呢?
学生读: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
教师问:那你该怎么办呀?
学生读: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
教师发现哪些地方学生朗读时重音和停顿处理得不当,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调整 。
三、模仿其他人物的语言 。如模仿铁匠华希特对小弗郎士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第一要了解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第二要理解人物说话的意图和心理,以及说话的口气 。比如:华希特是个男性的铁匠,他喊住小弗郎士是他看到了布告栏上公布的命令:学校不许教学生法语 。模仿韩麦尔老师自责的一段,就必须分析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说话时的思想感情 。
四、对人物内心独白的朗读 。声音不必过大,要把握住当时的心情 。如: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兆 。
[分析指导]
一、故事的开端:上学路上 。
1.小弗郎士和往常一样,怕老师提问而想逃学 。但是又觉得逃了学还会遭先生骂,在犹豫之后,还是向学校跑去 。
2.他看到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根据经验,使他产生不祥的预兆 。
这一层要表现小弗郎士的贪玩、幼稚及对先生的惧怕 。也要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 。
二、故事的发展:上课之前 。
小弗郎士一到先生的小院子就感到了异样:
1.教室格外安静 。他走进教室时心非常慌,怕受到责备和惩罚 。
2.韩麦尔先生说话很温和,让他快坐好 。心稍微平静了,注意观察什么地方不同往常 。
3.韩麦尔先生的穿戴是那么庄重 。教室里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使小弗郎士有些吃惊 。
4.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个个都很忧愁,小弗郎士更加吃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