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 六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 。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是诗人出自肺腑的欢呼,终于脱出樊笼之束缚,像小鸟一样,重返山林,获得自由,与官府生活告别 。这结句是点睛之笔,与开头呼应,集中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
全诗(其一)以抒情为基调,兼有农村景物的描绘,且以“羁鸟”、“池鱼”自喻,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的情怀 。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对仗亦十分自然,读者不仅能从诗中看到乡村的田园、房舍、榆柳、桃李、闻到狗吠和鸡啼,而且能看到一位洒脱诗人对着这宁静的田园景物,在吟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声 。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 。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 。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 。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 。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 。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 。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 。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 。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 。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 。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 。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愿"是指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隐居躬耕的心愿 。不愿为荣华富贵出卖灵魂 。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 。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 。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 。他要同故友共忆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 。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 。诗人"怅恨"什么呢 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 。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 。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 。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 。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 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
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 。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 。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