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完整的有带诗的译文( 三 )


综上所述,实是王子安作此文时之大环境也 。赏古文,如要知其中精髓,必先深了解作者之人生 。因古文在我国历朝都是借物抒怀之作,或言怀才不遇,或无力回天而愤世嫉俗,或避世以求自保吟诗作文抒胸臆,个中情结,各人心态异而呈文之不同 。但一脉相承的都或是借物抒怀,在或华丽,或凝重的文采下,隐藏着的是一颗不甘寂寞的灵魂 。他们的思想在文采的表像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华丽的笔风很多,至所以他们的诗赋能传之于后世,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字具有了实质的灵魂与他们在当时大环境下呈现出的理性思想 。一篇小小的古文,能让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才是他们文字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吧?
【写作技巧】
[编辑本段]
第一:精
精有二种解释,一种是用词简练,通观王勃全文,说实话确实是用语简练 。这一点在文中处处可以见到 。如描写地理位置“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了了数字,就将洪都(南昌)的地理位置说的一清二楚 。由大及小,大气而不遥远 。而且在这几字中将洪都的险要位置中心地位说的一清二楚,此等用笔老到之举,岂是一个精字了得 。描写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是一目了然 。描写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也是数字 。像此种字简意深之例,通文比比皆是,看我等动辄洋洋数万言,才知其贵重也 。此为我等后学当学之一也 。
第二:点睛妙用
《滕王阁赋》系属名篇,名句佳言当不谓小 。世人常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是不待言下 。此为写景之最也 。其它如写地势“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写励志如“东隅已逝,桑榆百晚”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写虚境如“渔舟唱晚,响穷鼓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那一句不是惊世骇俗之佳句,此等妙笔,全文俯首拾来皆是,处处设疑,处处点睛,有此等点睛妙笔,怎不让其赋妙不可言呢?所以呀,我们现在写作,也要注意用词之精,一篇文字如有一二句点睛妙笔,全文皆活也 。写散文者应记之 。
第三:博
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写作的知识面一定要广 。熟读唐诗三百首,只要我们用心的熟读了,那么对其中的意境、技法、格律、也会有自然而然的熟悉,在此种情况下,无疑对于我们自身的写作是有好处的 。
博览群书,也就是说肚子里有墨水,俯首拾来皆成句,是我们写作者必须要具备的知识能力 。厚积薄发,看多了,识多了,写起文来自然也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也 。看看我们现在的什么少年作家,还有那些看了几句摘撷的名句或是翻了几本哲学就动辄大言不惭的主儿,也敢在那里叫嚣自己学富五车,实让人殆笑大方耳 。
我们看王勃的《滕王阁赋》,就可见王勃所学之博 。如地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对于南昌的历史了如指掌)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远景、在南昌的四周地理)” 。“响穷鼓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中景,南昌周边)” 。如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节令)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节气)” 。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等等 。可见王勃引用之泛,而且入情入理,浑然不着痕迹,这样的引用如胸中无万千书卷,又如何能信手拈来呢?所以,写作者博览群书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必须要做的 。否则,临时抱佛脚,拉一些似是而非的典故来引用只能是东施效颦,徒画蛇添足罢了 。而且知识面不广,创作面就会受到限制,这是写文时的大忌,愿文学爱好者明之 。
第四:收放自如
位成功的文字作者,比喻他的功底最佳用词就是收放自如 。该收时候收,该放时候放,也就是在一篇文里,始终抓住中心,在引申面上,又抓住诠释之重,这样层次感分明,中心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而又能将作者的中心思想毫无保留的灌输给读者,这样的作家,才是成功的作者,因为读者的思想已跟着他的思想互动 。
《滕王阁赋》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是一部写景之作,没错,此赋写景是古文中难得一见的妙作 。但就实而论,此文据我认为应该是抒怀之作,只是为了应景,融抒怀于景,兼得益壮 。王勃之笔力自不待言,但在写景的表像下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就必须具备对文字熟练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做到收放自如 。《滕王阁赋》的如何收放我在赏析中已有详尽的禅述,现在读者可以反过来仔细体会 。当然对于一般的文字工作者,是很难做到收入自如的,那就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那就是由简如难,慢慢进步 。同样我们以《滕王阁赋》为例,我们可以从他的技巧里找到我们循序渐进渐进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