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初三古诗(15)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 , 今以蒋氏观之 , 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五、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 ,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 夹岸数百步 , 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 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 ,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 从口入 。初极狭 ,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 , 乃大惊 ,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停数日 , 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 , 得其船 ,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及郡下 , 诣太守 ,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寻向所志 , 遂迷 , 不复得路 。
南阳刘子骥 , 高尚士也 , 闻之 , 欣然规往 。未果 ,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

六、曹刿论战
十年春 , 齐师伐我 , 公将战 。曹刿请见 ,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遂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 弗敢专也 , 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 ,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 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 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 公将驰之 ,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刿曰:“可矣 。”遂逐齐师 。
既克 , 公问其故 , 对曰:“夫战 , 勇气也 。一鼓作气 , 再而衰 , 三而竭 。彼竭我盈 , 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 ,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

七、出师表
亲贤臣 , 远小人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 远贤臣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 每与臣论此事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愿陛下亲之、信之 , 则汉室之隆 , 可计日而待也 。
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 ,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咨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知臣谨慎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 , 夙夜忧叹 , 恐付托不效 ,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 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 , 兵甲已足 , 当奖率三军 , 北定中原 , 庶竭驽钝 , 攘除奸凶 , 兴复汉室 ,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 , 进尽忠言 , 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不效 , 则治臣之罪 ,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 , 以咨诹善道 , 察纳雅言 , 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