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之爱|陈皮和女人之爱( 二 )


吃了一年“新宝堂”的皮,始知新宝堂并不新,它创立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是一家有着112年历史、具有深厚品牌文化底蕴的“老字号” 。
小说家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对陈皮历史的钩沉激励着我 。“新宝堂”的作坊到底有多大?有这么多好东西垫底儿,人家现在是四世同堂还是五世同堂?终于,我们有机会走进“新宝堂”,一座占地面积达八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出其不意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
展厅里各种年份的陈皮堆得像小山,异香扑鼻,那个身型清瘦,留着卷烫长发,我们都喊他“第一小提琴手”的人正在解说 。对于陈皮,他显然有着艺术家的天分和热情 。二十百思特网多分钟后我才被告知他就是新宝堂第四代传人陈柏忠 。可我还是有点儿疑惑,从五年到五十年的果皮,如此充足的货源,从老爷爷老奶奶简陋狭窄的场地是如何收存到今天的呢?从这里流向满世界的陈皮,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开皮、生晒、陈化,能保证都是这里的产出吗?
我真想看看柑园,看看采摘的工人,看看开皮的手工匠人,看看晒皮的场院,看看装在麻袋里预备陈化的新皮 。后来我看到墙上挂的告示,出自新宝堂的所有陈皮都有“身份证”,可溯源 。现代化对传统企业的举托,到此才令人恍然大悟 。有国家质量认证的新宝堂,我对其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女人之爱|陈皮和女人之爱】

关于陈皮的记载,最早的是《神农本草经》,其中提到“橘柚,味辛、温……一名橘皮”,此处的“橘柚”应是指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 。宋代之前,广东新会虽然已经有人种柑,但都是小打小闹,自产自销,没有规模化生产 。当地人对柑皮入药不甚了解,只偶尔烹调时用之 。其实陈皮细分起来还是非常有讲究的,《神农本草经》所述橘皮为今之所用陈皮,现在所谓的新会陈皮,为古之所述柑皮 。橘皮因陈久者良,而称为陈皮,产于广东者因为久负盛名,故名广陈皮;而产于广东新会者最优,故而称新会陈皮,它是广东三宝之首,也是十大广药之一 。它盛名于明清时期,延续至今,种植历史已经有近700年了 。
参观途中,那个创作了《天下无贼》的著名作家王刚,瞪着一双憨厚的圆眼睛打问,女孩子也会喜欢陈皮?这话问得令人捧腹 。我也故意对他开释道,那么天然芳香的物质,谁能抗拒得了?恐怕那才应该是女孩子的最爱!他大惑不解,我觉得那疑惑是认真的 。他说,那味道能接受吗?天!这个世界上还有味觉如此迟钝的人!一路走来,他只对岭南的烧鹅感兴趣,却不懂饱食过烧鹅,若是能煮一壶陈皮水杀杀腻,他的肚子或许会瘪下去不少 。这个穿爱马仕短裤的男人常常振振有词,喝两百元一瓶的红酒和两千元的没有什么差别啊!阿弥陀佛,我们原谅了江湖上的刚哥,他不是假装,人家是真没分别心呢!
上世纪二十年代,林徽音刚刚开始和梁思成恋爱,她因为肠胃不适而苦恼 。梁思成从箱子里取出一块陈皮以开水冲泡,想必那芳香之水,能够让爱情迅速升华 。梁思成祖籍新会,那陈皮肯定就是新会皮 。我们参观了其父梁启超的故居,建筑精美坚固的屋厦,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完好如初 。我突然想象,这样富庶的书香之家,上等的新会陈皮肯定是伴手之物……
新会有个皇族霞路村,全村皆姓赵,有记载说他们是宋朝太宗皇帝的后裔 。村口巨大的黄皮树上挂满了丰硕的果实,如今的皇帝子孙们在树下支起麻将桌,喝着颜色暗淡的茶水,日子缓慢而悠长 。我很想打问其中的老人,他们为什么不喝陈皮水呢?
在村委会,我们看了一个关于村庄历史的短片,喝了一杯陈皮水 。疑窦被解开,那味道不甚好,有浓烈的陈仓味 。
我突然想到赵家与新会陈皮的陈年旧事 。当年南宋理宗皇帝的母亲杨太后得了乳疾,御医们无论用啥药都治不好 。时任徐州知府的新会人黄广汉,采用新会大红柑,用特制的办法制成了一种药材陈皮,其夫人米氏便用这个药慢慢地治好了杨太后的乳疾 。杨太后奏请理宗皇帝用“邦显一品夫人”对黄夫人米氏加以封赏,从此“广陈皮”名满天下 。
很多历史都是如此,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像一块新会老皮,放得愈久,味道则愈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