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濮存昕|相信未来——作者:食指 朗诵:濮存昕( 二 )


在中国剧协,除濮存昕外,于魁智、茅威涛、杨凤一、沈铁梅、韩再芬等各剧种的顶尖艺术家都出任了副主席一职,濮存昕将与他们的交往视作跨界的一种方式 。“跨界跨的尺寸合适太重要了,有时为了标新立异就会出问题,就像我们穿鞋一样,合脚最重要 。在剧协的工作总归一句话,就是先要把演员做好,其他事情去倾听各行业领军及院团长的意见,不是我去领导,而是我参与到那个空间里,协助大家去做事,就是这么一种心态 。”
相信未来濮存昕|相信未来——作者:食指 朗诵:濮存昕

传媒时代大家就盯着名声,院团长都找艺术家、社会名人,但缺的是管理才能
从李默然、尚长荣到濮存昕,近三届剧协主席都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出任,“传媒时代到来了,大家就盯着名声,院团长都找艺术家、社会名人,但缺的是管理才能 。”对于艺术家管理者的话题,濮存昕从出任人艺副院长时就颇为苦恼 。“同行有局限性,知识分子容易有只觉得自己对的毛病,但管理人才耳朵要立着,办成一件事可能要开五六次会,我有时没有这样的耐心 。为一件事要去说服很多人,就要开会,我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开会,所以容易急躁 。全世界最好的剧团,大都是艺术总监、行政总监和财务总监的配置,还有董事会或艺委会,需要集体意见时听大伙儿的,需要个人意见时,就听艺术总监的,错就错了,几年下来,如果不行就换人 。比如悉尼奥运会开幕式,那就是听导演的,我们这边婆婆多,分歧意见多,如何集思广益,这百思特网方面大都是短板 。传媒时代也还是要任人唯贤,我们的张和平院长,原来也曾经学过表演,但他擅长管理,在人艺的那6年风生水起,能抓作品,更会组织,他是有这个能力的人 。”
经过整合后,文联所属的戏剧类评奖就剩下“梅花表演奖”和“曹禺剧本奖”,每次评奖,作为剧协主席的濮存昕无疑要全程参与 。“我总觉得有欠缺,电影界的评奖已经改成一年一次了,为什么我们戏剧界就要两年一次呢,两年一次,太难以取舍了 。而且‘梅花奖’只设表演奖,电影还包括摄影甚至改编奖、原创奖,舞台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美术、音乐、舞蹈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要体现 。”
濮存昕表示,文艺界面对十四五规划,也需要在平台上找瓶颈和发展空间,希望能够通过探讨找到问题,为高层设计建言献策 。“当今是数码时代,如果我们还处于没有竞争机制的时代,是不可能出现高峰的 。但一直以来我们好像不着急,老等着顶层设计,作为艺术从业者,我们要为顶层设计提供思路和建议,文艺家都是向善的,都是为了审美这件事投入了一辈子,每个人的愿望都是善良的 。”
相信未来濮存昕|相信未来——作者:食指 朗诵:濮存昕

我们常常觉得一个戏大卖了,但你到大街上一看,多少人都在忙活生活,有几个人进剧场了?
作为当今剧协的掌门人,经过几年的历练,濮存昕也从单纯个人化的艺术家表达,多了全局的视角和语境,剧代会上,在总结问题后,他也提出了一些极具个性的想法 。“市场化和商业化是文艺发展必须要面对而且躲不开的问题,必须迎着并正视 。大家不喜欢那个‘化’字,是觉得老讲钱,但我想可以改一个字,就是‘话’,也就是让观众说话 。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的基本观众,不可能满大街的人都去看戏,我们自己常常觉得一个戏大卖或怎么怎么火了,但你到大街上一看,多少人都在忙活生活,有几个人进剧场了?所以要坦率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一个剧种而言,你自己的基本观众不能丢失,要做到让观众一有戏就想看,无论是看团队、看名角还是看作品题材,观众感兴趣的点都不同,但从业者必须要想清楚,我到底想让谁来看戏,每个剧种一定要知道,我的观众在哪里 。有的地方戏,它的基本观众就是在农村,如何鼓励剧团下乡演出,特别是民间剧团,甚至不在册的那些社区剧团,我们的机制如何做到让他们在不担忧温饱的前提下下乡演出 。所谓市场化和商业化,必须用钱去平衡和调动,然后让观众说话,哪里有掌声就奔哪儿去,所以到今天,我们不能再避讳市场化和商业化了 。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落到让观众说话上 。”
濮存昕认为文艺是社会公益事业,“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这个概念,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文艺创作是必不可缺少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这个钱是要掏的,如何用,如何支持,可以探讨 。但必须要去资助观众竖大拇指的团体和作品,奖励机制扶持的一定是精品,对于这样的作品,艺术基金是要大买单的,支持其长期演出才算是大买单 。如果让它们进入市场自负盈亏,靠观众的票价是完成不了艺术家创作价值体现的,又不能让观众花一两千去买票,这不是常理 。艺术家的创作价值,票价是完不成的,必须有社会公益概念的资金支持 。同时要有专业的人去鉴定、去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