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有没有?( 二 )


一.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 。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平面图形时,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平平的面“请 ”下来,这些操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面在体上”,而且兴趣盎然 。当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后,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说: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四种平面图形分分类呢?学生自己寻找分类的标准,其实就是感知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思考过程 。分类是认识平面图形的重要手段和思想方法,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当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感悟分类思想,积累分类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
对平面图形的形状特征的感受,帮助了他们在脑子里形成这些平面图形的表象,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又如在动手做
(一)中 ,学生将长方形、圆形等纸片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体会到了很多图形都能分成同样的两部分,为后面学习“对称”积累了活动经验 。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悟”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强化合情推理的训练,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如我在十几减9的教学中,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尝试独立探索15减9的计算方法,尽管有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知道了怎么算,但不能很好地表达计算的道理,为此,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最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位值思想,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退位减法积累了经验 。
三.“经历回顾” ——让学生在“思”中提升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对于提升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对参与的数学活动进行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运用了那些基本的思考方法,使学生从中提升并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如在教学十几减9,当学生探究出计算方法后,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当15中的5不够减9时怎么办?
总之,数学课堂需要学生的生活实践,需要学生的亲身经历,也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