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曾祺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汪曾祺的父亲多才多艺 。汪曾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他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 。
父亲的随和、富于同情心,对汪曾祺日后的创作产汪曾祺20岁开始发表作品 。年轻时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较深 。
晚年作品渐趋平实 。提倡“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 。但又主张现实主义要容纳各种流派,民族传统要能吸收一切外来影响 。汪曾祺的小说乍看似乎不讲究章法结构,然而那是“苦心经营的随便”,因而他的小说被称为“散文化”小说 。
江曾祺简介

扩展资料: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父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 。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告急 。汪曾祺勉强读完中学 。后战事日紧,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写过这个小庵 。
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 。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 。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 。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 。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 。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汪曾祺
世界第一的男中音的详细资料姓名:廖昌永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8年10月25日
籍贯: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人
民族:汉族 。
职业:男中音歌唱家
社团:九三学社(1988年加入),职务: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主任,教授 。中国音乐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协会副主席 。全国青联委员、上海青联常委 。上海市政协委员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大剧院首位签约艺术家,美国华盛顿国家大剧院、密西根大剧院签约艺术家
学习院校:1988年毕业于郫县四中,199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研究生班,
最高学历:硕士学位 。1968年10月25日,廖昌永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那是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以豆瓣辣酱出名的一个小县城,那儿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虽历史悠久(秦代就设有县城),但艺术气氛十分淡泊,更不用说异国他乡的西洋音乐了 。廖昌永对音乐最初的了解,大概来自于广布中国农村的有线大喇叭 。每天清晨,沿着泥泞的小路去上学,他常常对着村头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出神 。那大喇叭里传出的歌声随着山风山雨、和着小溪的潺潺流水、伴着田头的阵阵稻香悄然无息地融入他幼小的心灵,仿佛细雨润物,那样自然而绵绵 。但这就成了廖昌永最初的音乐启蒙 。
1975年,廖昌永七岁 。那年,他的父亲,全家的顶梁柱因病丢下了妻子、丢下了三个女儿和儿子离开了人世 。这对本巳日显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父亲去世后,在乡村小学教书的二姐把廖昌永带到了学校 。一是为了替妈妈带弟弟;二是让廖昌永多接触读书的环境 。于是,早熟的廖昌永在付了三元的学费后,开始了小学生涯 。小学毕业后,廖昌永转而投奔已经工作的三姐和三姐夫,到离家乡300多公里的茂汶县中学去读书了 。
位于岷山深处的茂汶羌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并没有对从外县转来求学的廖昌永给予更多的关注,加上语言交流的原因,他更显得有些孤傲内省而不合群 。同学大多为羌族,他们常常用自己的语言歌唱,合着自己的音乐跳舞 。不懂羌语的廖昌永只能静静地在一旁欣赏着,聆听着,思索着 。于是,他开始寻找自己能听懂的音乐 。直到有一天,他在学校的广播中听到了一首女声独唱歌曲,当歌曲放到第三遍,廖昌永已经基本会唱了 。事后,经询问老师才知道歌名叫《金风吹来的时候》,是一名叫关牧村的女中音演唱的 。虽然至今廖昌永仍未有缘见过关牧村一面,但那首《金风吹来的时候》却恰逢期时地吹开了廖昌永心灵深处对唱歌和音乐的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