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教材小学语文1-12册所有的古诗词急用(15)


七言歌行体发展到唐时,也出现了两种情况 。因为唐时出现了“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以区别以前不讲格律的“古体诗”),所以,一种是有意把格律诗的一些句法、手法引入古体诗中,一种是有意避开格律诗的句法、手法 。习惯上,人们把前一类叫做“七言歌行体”,后一类叫做“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
初唐的一些诗人在继承南朝齐梁诗歌的华丽铺陈基础上,尝试将七言格律诗的句式和对仗等手法引入歌行体中,于是出现了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诗篇,形成篇幅雄壮、气势宏肆,散句中杂以格律、对仗等句式,以反映广阔社会现实内容见长,读来抑扬顿挫,跌宕多变,为人称道,人称“初唐体”,遂使七言歌行体面貌一新 。至盛唐,高适、岑参等用此体式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如高的《燕歌行》及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九下)等,这些诗充分发挥了“初唐体”的特色,内容丰富壮阔,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壮奇丽,手法技巧多样,语言骈散结合、优美多姿,读来令人意气昂扬 。至中唐白居易等人,又在这种体式中融进叙事成分,写出了名篇《长恨歌》《琵琶行》等,七言歌行体又出现了新的发展 。直至清代初期,吴伟业(号梅村)用这种诗体写出了《圆圆曲》《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等名篇,以诗咏史,形式上更讲究技巧,辞藻富艳,用典精切,形成多姿多态的艺术风貌,优美动人,脍炙人口,更将七言歌行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称“梅村体” 。到了清末民初,王国维等人还用这种体式写出了《颐和园词》等诗 。
而杜甫、韩愈等诗人则在七言乐府体中有意识地避开律诗的句法句式,以体现出古奥、质朴的风格特色,多用散句,多用“三平”、“三仄”收尾(如“三重茅”、“长林梢”、“沉塘凹”、“入竹去”、“自叹息”、“冷似铁”等),多用奇崛古朴的语言,以体现折拗郁勃的特色,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在内容风格上,这类诗往往以现实主义的题材、深刻沉郁的感情为主,与前一类歌行体的浓郁浪漫主义色彩不同 。但讲究内容的壮阔、气势情感的奔放激越,结构的转折多变,又符合七言歌行体的总体特色 。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李益的《登天坛夜见海》,韩愈的《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卢仝的《月蚀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习惯上被称为“七言古体” 。
关于七言歌行体与七言古体诗的区别,前人论述非常多,刘熙载的《诗概》中是这样区分两类特点的:“七古可命为古、近两体 。近体曰骈、曰谐、曰丽、曰绵;古体曰单、曰拗、曰瘦、曰劲 。一尚风容,一尚筋骨 。此齐梁、汉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别也 。”(《清诗话续编》2436页)这里所说的“古”指的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七言古体,它继承了汉魏古诗的古朴质实的特点;“近”则是指“初唐体”发展而成的七言歌行体,它继承了齐梁尚巧求丽的特点 。可以说,这是在汉魏六朝七言乐府诗的大树上结出的两个不同风味的果子 。
以上大概是我国古体诗的基本概况,它与唐代出现的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格律诗),成为我国古诗的基本形式 。
《润物》一书中有许多经典诗词 。古诗就是这样子的 。
古诗为我国中华文化遗产之一,希望大家不要把它遗忘!!!

名诗人 名句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