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诗歌有哪些( 六 )


中秋阖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 。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 。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 。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 。“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 。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 。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 。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 。三是饮酒赏菊 。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 。四是食重阳糕 。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 。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

【民间诗歌有哪些】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 。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 。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 。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 。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 。现在尽管没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