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和雪的诗句

古代诗词中描写山水的名句:

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
辛弃疾《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杜甫《望岳》

3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
王维《汉江临泛》

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
李白《望
天门山》

5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
苏轼
《题西林壁》

6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
陆游
《游
山西村》

7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

.
王安石
《书
湖阴先生壁》

8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南朝
)

.
谢眺《晚登
三山还望京邑》

9

【山水和雪的诗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
孟浩然《望洞庭湖
赠张丞相》

10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
李白
《将
进酒》
十首与雪有关的古诗,带赏析1、《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赏析:
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雪和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
2、《别诗二首·其一》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
赏析:
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
3、《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 。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 。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 。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 。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 。
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 。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 。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
4、《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赏析: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
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赏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
6、《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