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和雪的诗句( 二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 。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 。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 。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 。
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 。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 。
“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 。
7、《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8、《雪望》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
赏析: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 。
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 。
“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
9、《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
10、《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赏析: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
山水和雪的诗句

扩展资料:
古诗中,雪经常和梅花一起作为同时出现的意向 。
雪从物理学上讲,是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 。
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 。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
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 。
古诗中“雪”的雅称有:琼芳、琼妃、琼花等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雪
山水和雪的诗句

雪景山水画怎么落款?一搬落款儿要看画画儿的季节,比如,初夏,仲夏,夏末,初冬日,隆冬,岁尾
描写山水的诗句(写明诗人和山、水的名称)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