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315468.html?si=1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
柳宗元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此外还有屈原,李白 杜甫 张九龄 王维 孟浩然 王翰 杨炯 杜审言 陈子昂 张籍 贺铸 唐伯虎 徐文长 等等诗人都有被贬后的诗句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163968.html?si=2
关于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有哪些?描写被贬后心境的诗句有: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
柳宗元 《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李贺《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
韩偓《春尽》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
孙昌胤《清明》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
苏轼《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
苏轼《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为什么古代的诗人总是被贬之后作出的诗词往往是成为名作?
人生失意之时自然是玻璃心,更需要抒发心中感慨,被贬之后只能寄情于山水,只能写诗了,当然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便会默默无闻,盛世出诗人多是人生起伏,乱世诗人多是爱国志士 。
苏轼被贬了几次,被贬后写了什么诗或词,心情是什么样的苏轼被贬了3次 。
第一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最初心态是孤高寂寞的,但黄州的历练使得苏轼的文格和人格都得到了新的升华,从一个见事批判的小文人,到一个具有广阔胸怀的大丈夫,成就了他”风物长宜放眼量”(释义: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看待 )的心态 。
被贬后写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第二次被贬惠州, 这个时期苏轼的心态由一种坦然变成了一种淡然,类似老子的无为,并且在无为中抱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勇气,他不在计较人生是否还能达到顶峰 。
被贬后写了《惠州一绝 / 食荔枝》 。
第三次被贬到儋州,苏轼的心态已经变成了忧患磨难了悟人生,他已经把这种放逐的历程看做是人生阅历的一部分,并把它融入到人生际遇的之中 。
被贬后写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1、第一次被贬让苏轼有些措手不及 。被贬之前苏轼担任湖州知州,也就是当时地方行政的二把手 。
由于当时苏轼名气极盛,遂遭人嫉恨,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其判决处死,史称”乌台诗案” 。还好有王安石等人求情,苏轼才得以保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初到黄州,苏轼虽然名为朝廷官员,实则不过是一个被看管的犯人,现实的落差造成的心态自然是孤高寂寞的,那首《卜算子》正是反映了这种心态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释义: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 。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