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暴露出了诸葛亮哪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二 )


但法家又分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 , 分别以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为代表 。诸葛亮究竟属于哪一派呢?

诸葛亮尊奉的是商鞅之法 。我们从下面几点就可判断出 。
1.以农养战、耕战结合 。商鞅之法尤为重视奖励耕战 。为解决北伐的粮食供应 , 诸葛亮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 , 积极奖励“务农殖谷” , 大力推行兵农合一 , 士兵战时出征 , 闲时屯田 。即使大敌当前 , 诸葛亮扔按照制定好的计划让士兵轮换 , 所以他的军中“去者感悦” , “往者愤踊” 。
2.赏罚分明、法令严苛 。在对待马谡的问题上以及街亭失败后自贬三等 , 都可以说明诸葛亮对法的尊奉已到了严苛的程度 。而且诸葛亮治蜀从不轻易颁布大赦 , 诸葛亮对此的解释是治国不靠小惠 , 他认为刘表当年在荆州推行的“博求儒术” , 年年大赦“何益于治” 。
【挥泪斩马谡,暴露出了诸葛亮哪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我们常常将诸葛亮连军中杖责20军棍的事都要亲自过问理解为事必躬亲 , 甚至是大权独揽 。事实上 , 这正是商鞅之法事无巨细的体现 。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的治理路线时曾说:“科教严明 , 赏罚必信 , 无恶不惩 , 无善不显 , 至于吏不容奸 , 人怀自厉 , 道不拾遗 , 强不侵弱” 。而无当飞军每有空缺 , 南人必奔走而告 , 刺血踊跃 , 以此为荣 。这些不正是当年秦人勇于外战而怯于私斗 , 畏法不畏死的翻版吗?
3.在得才贤 , 取人不限其方 。诸葛亮严格按照无功不授爵的原则提拔新人 , 他的部下张裔对此总结道:“赏不遗远 , 罚不阿近 , 爵不可以无功取 , 刑不可以贵势免” 。无功劳不授予爵位 , 有过错不会因为你是权贵就免除 , 这些都是商鞅用人的理念 。

不过 , 诸葛亮虽明确表明自己推崇法家的治国理念 , 但却从未表露自己所奉的为商君之法 。这是因为商鞅在秦国变法虽取得了成功 , 但鉴于商鞅最终因震主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何况商君之法在儒家看来不近人情 , 刻薄寡恩 。在这种情况下 , 大权在握的诸葛亮当然不能公开以商鞅为榜 , 否则后主刘禅将会如何看待这位丞相?蜀汉那些尊奉儒家的大臣又该如何看待他呢?
接下来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诸葛亮为什么必杀马谡了 。马谡作为街亭战役的最高统帅 , 其严重的指挥失误导致蜀军大败 , 按照商君之法 , 即使轻罪也要重罚 , 何况是大罪 。诸葛亮斩杀马谡 , 并不是源于对其战败的痛恨 , 而是对于明法令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