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三亮三比三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 )


博学多才
文姬博学多才 , 音乐天赋自小过人 , 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 , 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 。其父惊讶之余 , 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 , 居然又被她指出 。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 。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 , 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 , 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 , 创作了哀怨惆怅 , 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 , 感伤乱离 , 作《悲愤诗》 , 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
文姬归汉
曹操自从赤壁失败以来 , 经过几年整顿 , 重振军威 , 自封为魏公 。公元216年 , 又晋爵为魏王(都城在邺城) 。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 , 连南匈奴的呼厨泉单于也特地到邺城来拜贺 。曹操把呼厨泉单于留在邺城 , 像贵宾一样招待他 , 让匈奴的右贤王回去替单于监理国家 。南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和好了 。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经死去的朋友蔡邕(音yong )有一个女儿还留在南匈奴 , 想把她接回来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名士 , 早年因为得罪了宦官 , 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去 。董卓掌权的时候 , 蔡邕已回到洛阳 。那时候 , 董卓正想笼络人心 。他听到蔡邕名气大 , 就把他请来 , 封他做官 , 对他十分敬重 , 三天里连升三级 。蔡邕觉得在董卓手下 , 比在汉灵帝手下的时候强多了 。到了董卓被杀 , 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 , 叹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惹恼了司徒王允 , 认为他是董卓一党的人 , 把他抓了起来 。尽管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替他说情 , 王允还是不同意 , 结果文姬归汉图立轴
[2]蔡邕死在了监狱里 。蔡邕的女儿名叫蔡琰(音yan) , 字文姬 , 跟她父亲一样 , 是个博学多才的人 。她父亲死后 , 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 , 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 。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 。那时候 , 匈奴兵趁火打劫 , 掳掠百姓 。有一天 , 蔡文姬碰上匈奴兵 , 被他们抢走 。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 , 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 。打这以后 , 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 , 左贤王很爱她 。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 , 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 , 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这一回 , 曹操想起了蔡文姬 , 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到南匈奴 , 把她接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 , 但是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 , 只好让蔡文姬回去 。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 , 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 , 又觉得悲伤 。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 , 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邺城 , 曹操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 , 又把她再嫁给一个屯田都尉(官名)董祀 。哪儿知道时隔不久 , 董祀犯了法 , 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 , 判了死罪 , 眼看快要执行了 。蔡文姬急得不得了 , 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 。正好曹操在举行宴会 。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 , 都聚集在魏王府里 。侍从把蔡文姬求见的情况报告曹操 。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 , 就对大家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 , 这次回来了 。今天让她来跟大家见见面 , 怎么样?”大伙儿当然都表示愿意相见 。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 。蔡文姬披散头发 , 赤着双脚 , 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 , 替她丈夫请罪 。她的嗓音清脆 , 话又说得十分伤心 。座上有好些人原来是蔡邕的朋友 , 看到蔡文姬的伤心劲儿 , 不禁想起蔡邕 , 感动得连鼻子也酸了 。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 , 说:“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 , 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 , 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 , 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树林 , 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 , 一匹快马 , 把文书追回 , 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就亲自批了赦免令 , 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 , 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 。那时候 , 正是数九寒天 。曹操见她穿得单薄 , 就送给她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 , 叫她穿戴起来 。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 , 现在还保存着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 , 但是经过大乱 , 散失得一卷都没留下来 。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听她还能背出那么多 , 就说:“我想派十个人到夫人家 , 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 , 你看怎样?”蔡文姬说:“用不着 。只要大王赏我一些纸笔 , 我回家就把它写下来 。”后来 , 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 , 送给曹操 。曹操看了 , 十分满意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 , 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 。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所谓“蔡文姬受辱虏庭 , 诞育胡子 , 文辞有余 , 节烈不足 , 又另当别论 。”者纯属一派胡言耳!彼时两汉魏晋时期人心向古 , 婚姻不需朱熹匹夫三从四德之约束 , 更不能以节烈之名羁绊古人名节 。所谓节烈之辞盖自宋明理学之兴始炽 , 束国人于一死巷 , 日趋裹足难有进展耳!此举于国于家 , 安有用乎?朱熹老儿仅于一家之言累国人千年名分 , 罪何其大矣;然至今尚有津津于其言而不自知者 , 行何其悲矣 。有感于节烈之论 , 发此触动 , 不知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