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和梁羽生先生的诗词谁的更好( 二 )


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
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
的最高境界 。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
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
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金庸“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 。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
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 。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
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
,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 。
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
方!......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 。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
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
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 。”
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伟
大的精神,即叶飞老师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
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
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
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的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
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 。”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
间,生死立判 。古龙的“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界--禅的境界 。它以彻心见性
为宗旨,对敌手的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
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功的弱点 。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
经过长期训练后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已成
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
和对面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
威力,一击之下,毁灭敌手 。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
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
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 。梁羽生小说的语
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
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的小说技法
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
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
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
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
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 。古龙小
说的语言句式短,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
违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 。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
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
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
”的绝顶人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离藻,笑傲“江湖
”,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 。
梁羽生写了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他如何谈他们两人在风格和人物塑造上有什么不同金庸梁羽生合论
近十年来港台东南亚各地武侠小说大兴,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他们的小说在写作手法、内容意境上都颇有推陈出新之处,一般人称之为“新派武侠小说”(包括受他们影响的诸家作品) 。香港报纸常简称为“新派武侠” 。而金、梁二人,直到现在为止,盛名未衰,是公众所熟悉、所承认的“新派武侠两大名家” 。金庸曾在报纸撰文,认为“新派”未必胜于“旧派”,似不愿以“新派作家”自居,这或许是他的自谦,他这论点我也大致同意 。论到“艺术水平”,新派武侠小说未必胜得过唐人的武侠传奇,甚至也未必超得过近代的白羽、还珠 。不过他们的小说既然确是有与前人不同的“新”处,而又为公众所接受、所承认,则“新派武侠名家”这顶帽子,也就不是我给他们硬加上去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