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由来|中国人食粽起源于南方还是北方?

粽子的由来(中国人食粽起源于南方还是北方?)
端午节又到了,中国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粽子 。在传统习俗如赛龙舟、射柳、悬艾叶、饮雄黄、沐兰汤、佩香囊、拴五色丝线等愈渐式微的现代社会,似乎唯有吃粽子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过端午不曾改变的事项 。当今市场上各种粽子品类丰富,充分满足甜党和咸党的口味要求,也表明了中国人食粽的持久热情 。
正如南北方人关于粽子的甜咸之争,长期以来,粽子的起源问题也存在南、北两说 。中国人最早为什么要吃粽子?粽子到底起源于南方还是北方?为什么许多南方少数民族流行吃以粽子为代表的糯米食物?
祭祀用“角黍”
按照民间流俗的说法,端午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祭祀战国时的屈原 。但经过学者们的大量考证,这种说法早已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后起传说 。例如,闻一多在民国年间就写出《端午考》,质疑端午及其习俗与屈原没有直接关系,关系的建立始于南朝梁吴均的一本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 。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
粽子的由来|中国人食粽起源于南方还是北方?

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的说法深入人心,但中国人食粽的真实起源确实与屈原无关 。
这种联系的可疑之处在于,如果食粽最初为了祭祀屈原,那么在屈原投江以后的战国末期至秦汉间不该没有史料记载,但粽子在这段时期确实未见于文献 。“糭”是“粽”的古体字,首次出现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距离屈原的时代相去甚远 。那么,既然端午食粽习俗与屈原无关,又起源何处呢?
据西晋周处《风土记》有言:“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始也 。谓五月初五日也 。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谓之角黍 。”北朝的《齐民要术》又对这段文字加以注释说:“俗先以二节一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 。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 。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此外,东晋范汪《祠制》中还有“仲夏荐角黍”的记载,其中的“荐”指进献祭品 。
这几则文献材料为后世理解端午食粽的真实起源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 。如上所述,粽子最初又被称为“角黍”,其实就是做成牛角形状的黍米粽,被用作祭祀 。
黍,是北中国在小麦流行之前最古老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去皮后为黄米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北方多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炭化的黍粒,“黍”在甲骨卜辞和《诗经》中的出现频率也颇高 。因此,最早的粽子乃是用黍米包成的,而非今天常见的糯米 。
粽子的由来|中国人食粽起源于南方还是北方?

用黍米包成的粽子 。
上古时代,由于黍在饮食比例中占据支百思特网配性地位,华夏先民逐渐对黍产生了依赖和崇拜,并把它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如《诗经》中就有“与其黍稷,以享以祀”的记录 。然而作为祭祀用品的黍米为什么要被做成角形的粽子呢?原来周代即盛行以牛角祭祀土神和谷神,既然同为祭祀之用,为表敬重,先民们就把黍米粽模拟成牛角的形状 。
角黍起初是在夏至和端午两个时节被人食用,根据古人的天文历法观念,夏至是阴阳交错之际,角黍正好被用来调和阴阳 。黍又名“火谷”,火属阳,而菰叶(茭白叶)水生属阴,所以用叶包黍就是以阴裹阳,取调理中和、驱疫避恶之意 。
作为粽子的雏形,角黍以往多被认为起源于中国北方,主要依据就是做角黍用的主要食材黍米产自中原地区和黄河流域 。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忽略了最早记述角黍的《风土记》是对吴越风俗的记录,作者周处也是江苏宜兴人 。鉴于此,角黍起源于北方尚不能成为定论 。
百越族与糯米粽
《续齐谐记》中关于食粽与屈原关系的记述虽然不可当真,但却提供了早期粽子的另一种形态,即“以竹筒贮米”,简称“筒粽” 。如果说黍是北方特产的话,那么“筒粽”则非常明显地属于南方风物,且与古老的百越族密不可分 。
百越是古代中原人对生活在南方的诸多族群的统称,他们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岭南和云南、贵州、四川等省 。这些地方基本都是水网密布、草木茂盛的泽国水乡,气候湿热、降水丰沛,非常适合竹林的生长 。自古以来,竹子对百越族的经济生产、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百越族不但善于利用竹子编制生活日用手工品,还学会了利用竹筒盛饭,如百越后裔傣族至今还保留着用竹筒盛米煮食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