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2021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九 )


理解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指导纲领: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
3、改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挺进大别山:
①时间:1947年夏
②指挥官:刘伯承、邓小平
③意义: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战略决战:
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9—11月
1948.11—1949.1
19百思特网48.11—19491月
指挥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地点
锦州、长春、沈阳
以徐州为中心
北平(和平解放)、天津、张家口
结果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解放南京:
时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中共28年奋斗历程之五大关键词(1921-1949)
日出东方——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成立
星火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工农武装割据 。
力挽狂澜——1935年遵义会议
灯塔指引——延安(中共七大)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原因、特征
2、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和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3、掌握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民国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2、初步发展:
①时间:甲午中日战争后
②原因: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③表现::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
3、短暂的春天
原因:
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内因)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外因)
4、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总体特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
②行业特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特征: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 。
社会生活的变化
1、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
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
②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2、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②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③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


附:19世纪末,三个先进的中国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救国 。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八股文、科举制的废除,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开端的主要史实
2、正确理解晚晴政府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掌握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等的出现
4、了解民国时期文学艺术取得的成就
一、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
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
③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
④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
⑤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 。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