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篇高中语文的说课稿

《伶官传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全套书编排的古诗文作品,约占总数的40%,其中,高一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伶官传序》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单元都是宋代散文 。其中,《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 。从题材内容上来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都是属于因事说理的游记,《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属于借古讽令的史论 。
有人说,读史可以明志,读历史散文,使我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够从中获得历史经验教训 。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教学内容:
《伶官传序》属于借古讽令的史论,是篇自读课文,安排一课时完成 。
3、教学目的:(依据大纲和教材确定)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
3、体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
4、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
词类活用、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反问句、感叹句等,是文言文中比较普遍的语法现象,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于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是本文教材的重点 。
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尽量避免学生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首先指导学结合课文注释及补充材料,疏通文句,掌握词类活用、常见的文言句式等文言文语法现象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这篇课借古讽今的史论特点及语言特色 。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来谈一谈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于始终 。
2、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增大了教学的容量 。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及常见的文言句式,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通过学生的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三、学法指导: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结合课文注释及补充材料,疏通文句,掌握词类活用、常见的文言句式等文言文语法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逐步释难解疑,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及常见的文言句式,并结合课文借古讽今的史论特点及学习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从而加深理解,指导实践,学以致用 。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对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起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同时还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
四、教学程序: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词类活用和常见文言文语法 。
重点词语: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得之矣
抑或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
重点文言句式:
梁,吾仇也
此三者,吾遗恨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盛以锦囊
方系燕父子以组
还矢先王,告以成功
至于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史论特点及语言特点:
①史论特点
提出中心论点:盛衰成败(得失)由于人事 。
赐矢、受矢、藏矢、请矢 负矢、纳矢(叙述)
方其……,可谓壮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议论分析)
及仇雠……,何其衰也!
故方其盛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反问进一步议论分析)
及其衰也……
②语言特点:
①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