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篇高中语文的说课稿( 二 )


③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3、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具体内容略 。
4、课堂练习:
《 伶官传》节选
庄宗既好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为自目,曰李天下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行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 。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 。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 。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 。不可 。”因格其命 。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 。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法州刺史 。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附板书:
伶 官 传 序
提出中心论点:盛衰成败(得失)由于人事 。
赐矢、受矢、藏矢、请矢 负矢、纳矢(叙述)
方其……,可谓壮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议论分析)
及仇雠……,何其衰也!
故方其盛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反问进一步议论分析)
及其衰也……
语言特点: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本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散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 。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经典的美文 。
鉴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寻求宁静、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
2、知识目标:学习巧妙的语言修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
3、能力目标:训练朗读、分析、表达能力 。
(三)教学重点
鉴赏语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
通感的学以致用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拟采用诵读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讨论法 。
1、 声情并茂的配乐诵读法
此法可使听众渐入佳境,引起共鸣 。
2、 图文并茂的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色图幻灯片,配合语言描绘,视听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 。
3、 合作互动的设疑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探讨 。
三、说学法
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
1、 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
2、 多模仿示范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3、 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 。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2分钟)
1、拟用旧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列举关于“荷”“月”的古诗词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头”“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 。
2、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为赏析语言美,感受画面美 。
(二)4、5、6段课文分析(33分钟)
先介绍作者是为了排遣不宁静的心情,选择了独游荷塘,然后自然过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学习 。(一两句简单的过渡必不可少,即可突出重点,又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
1、朗读训练(8分)
课前预习已整体感知文章,课堂设计配乐朗诵,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选学生代表与老师一起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进行点评 。
2、赏析语言美,品味画面美(25分)
提问:这几段写了什么?都说它美,它美在何处?
理论依据: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有视、听、味、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想象,这种美的想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再造想象,即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 。一句话,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间,才能深刻品味到这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