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好词摘抄( 三 )


造成这种不平衡的传统原因之一,是强调教育的直接功利价值,希望迅速改变工业、科技落后局面,因而,教育的实际重心在高等教育 。而计划体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并不是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 。因而,尽管在一段时间内也有平衡布局的政策,但地区差距还是没有有效地缩小 。例如,中西部许多省区长期以来没有一所重点大学 。
重高等教育,体现的是国家对“效率”的直接追求 。由于国家垄断了教育资源,又财力不足,致使基础教育长期薄弱 。轻基础教育的现实,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而且由于国民素质、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制约,总体而言对经济发展并不是高效的 。
2、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尤其是基础教育管理权的下放,大大加快了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这一过程同样受到“公平-效率”矛盾的制约,基础教育面临这一选择:是优先满足大多数儿童的教育需求,使所有儿童地受到必要的教育;还是通过强烈的竞争和筛选,使一小部分人受到较好的教育?我们事实上选择了走培养“尖子”的精英教育路线 。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甚至是人为地制造差距,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垃圾学校” 。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 。这种把学校、学生分为不同等级,为了选拔少数“尖子”,而使多数儿童的利益受损、强烈竞争性的教育,是违背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应试教育”的制度基础,目前正在纠正、改变之中 。但公立学校之间业已形成的重大差距,已经成为目前市民关注的新的教育不公的动因 。
3、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过去的粮油供应政策、就业、医疗、住房、劳保等各项社会福利等等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这一思路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但作为一种和思维定势它仍有较大的惯性,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之中 。对此应当有相应的认识并予以矫正 。
例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区别,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的全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统一标准,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无疑是很不公正的 。多项调查表明,导致农村学生流失辍学居第二位的重要原因(仅次于经济负担),是由于教学难度过高,致使许多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 。[xv]这一“规则的不公”导致了在受教育机会上“起点的不公” 。其背后,正是“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祟 。
4、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
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 。但由于实际录取学生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各省市区的录取定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布的,而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准则,因此出现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从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
1998年,太原市中专录取分数线,非农村学生为376分,农户生按不同区划分别为532分、529分,最大差距达156分,引起强烈不满 。[xvi]近年来各省市高校录取线的极大差距,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
中国最穷的贵州省,1998年人均GDP为2323元(北京为1.8万元,为贵州的7.75倍),理工科本科重点线480分,文史类(含外语)知道线为514分,也高于北京市 。
此外,一些政策、制度安排不当,也是造成地区之内、阶层之间教育不公的原因 。例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到县以下,致使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拉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乡级财政则无力支撑基础教育 。又如教育收费问题 。教育费用过高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严重问题 。
希望对你有用!!谢谢采纳!!可不可以只根据一个热点进行阐述,差不多两页纸 。谢谢了 。
麻烦你自己在里面摘一点,不就没有这么多吗!?呵呵!!要根据你的实际,这个我就不好说了,是吗???
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你现在应当怎么做?小康社会的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