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嵊州的诗句作者及出处(13)


古时的一切一去不复返,但是仍有这样的艺术在传承着古代的文化,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华夏儿女的骄傲,只有中国才能产生这种独特的艺术,古人已然不在,但是古人的精神却通过戏曲这种载体一直承载下来,古典文化也通过这种方式在一直延续着 。
三 地方性和统一性

每个人看到自己家乡的地方戏,都会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亲切感 。这和许多地方戏用自己方言吟唱是分不开的 。地方戏深深扎根于产生它的家乡,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成长与家乡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剧,相信每一个在国外的游子一听到《四郎探母》中“思老母不由人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泪洒在胸前”的旋律一定会深刻地体会到海外的孤苦无依 。
悦耳动听的越调一定能够让越乡人感慨万千,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曾让多少人为之痴迷 。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也让无数徽人感到无比自豪……,戏曲的地方性首先就表现在取材的地方性、吟唱的方言化及服饰的地方化 。
越剧的取材大多为钟灵秀慧的南方,如《白蛇传》《梁祝》,这些故事发生地点就是西子湖畔的杭城 。而《西厢记》《百花江》《孔乙己》《秦淮烟云》取材也是越乡周围,这些故事只有经越剧改编,然后再用吴侬软语吟唱,才能体味出那种情感,如果这样细腻的爱情故事用北方的戏曲来吟唱,就会感觉出一种不伦不类,而温婉的越剧去唱大气的北方故事也会让人有一种别扭的感觉 。黄梅戏自田野而来,她就像一位未加修饰的美丽村姑,热情大方,让人容易靠近 。它有很多来自乡土的题材,看一看《打猪草》,农村人会因此感到亲切;看一看《天仙配》,人们会对那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怀有无限的向往;看一看《徽州女人》,那无限真切的乡土热情会朝你铺天盖地地涌来 。
香软的昆曲则钟情于才子佳人题材,幽深的府邸、鸟语花香的后花园、精致的服饰,这是其他剧种都无法比拟的 。铿锵的京剧则选择了豪情的战争、忠义题材,用尽智谋的《珠帘寨》、贴面无私的《铡美案》、趣味横生而又不失威严的《乌盆记》、不枉私情的《赤桑镇》、忠肝义胆的《江姐》、饱含真情的《锁麟囊》…… 。产于河南的豫剧似乎也秉承了北方特有的大气,看《穆桂英挂帅》,是不是让你真正感受到了女将五十三岁出征的英姿;而《花木兰》是不是把你的思绪唤到了木兰女扮男装大夫出征的那个时代?川剧以其“变脸”绝活响誉中外,其实这种绝活何尝不是地方赋予的呢?想象古代的西南,一定是傩戏流行,面具是做戏人的必备道具,所以“变脸”中一定要利用面具来装饰 。花鼓戏和乡土联系紧密,所以它的取材也十分具有泥土气味;采茶戏源于采茶之余,它的取材十分贴近大自然,如莺莺鸟语,响彻在茶山上下 。
地方戏因为产于各个地方,在他产生之初只是为了娱乐当地人们,所以方言吟唱肯定是其一大特点 。听听我们熟悉的京剧,虽然它为国剧,但它并不是用普通话来唱的,因为京剧在发展的时候吸收了许多地方的名伶,且其前身为徽班,所以有些咬字肯定带有独特的方言特色 。如《凤还巢》中有一句“人生不知顾脸面”中的“脸”要咬成“jian”,还有《霸王别姬》中有“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中的“轻”要唱成“亲”,这是深受南方方言中没有后鼻音的影响 。还有现在中国的第二大剧越剧是用嵊州话来演唱的,不管是念白还是唱,都有浓浓的越乡味,所有的词唱起来都没有翘舌和后鼻音,也没有圆唇,还有一些字也有很明显的南方特色,如《红楼梦》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个”应该读成“guo”,“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中的“南”应读成“nuan”,声调也发生了变化 。黄梅戏因是用安庆话来唱,安庆话属于北方方言,大多数话和普通话比较接近,但是还有少许字音有些不同,,如《女驸马》中有“我也曾打马御街前”的“街”就应读作“jiai”,还有就是黄梅戏念白很有安庆调 。豫剧典型的是用河南话来唱的,其每字每腔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河南味 。昆曲源于苏州昆山腔,但是由于后来的不断发展,不少地方都有具有代表性的昆剧院 。因为各地的地方性不一样,导致昆曲念白特色发展不一样,北昆带有很强的京白,苏昆是典型的苏白,而浙昆则有一定成分的浙白味道 。广东的粤剧则是用粤语来唱,福建的高甲戏用的又是特点鲜明的闽语来演唱 。但由于所有的方言都能归一到共同语中来,所以虽然用的是方言来吟唱,仍然具有很大的统一性,每个剧种都有能吸引其他地方人们的综合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