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哲理的古诗( 八 )


【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 。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 。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 。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
【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 。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
【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 。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 。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 。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
八、实践论
【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 。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 。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 。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 。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