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古诗词鉴赏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 , 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 , 镌刻了自然的神髓 , 生活的真趣 , 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 , 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 , 景真情真 , 悠远深沉 , 韵味无穷 。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 , 传之千古 , 光彩照人 。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 , 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起句因物起兴 , 语虽单纯 , 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 , 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 , 表面似乎嘱人相思 , 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 , 既切中题意 , 又关合情思 , 妙笔生花 , 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 , 怀思饱满奔放 , 语言朴素无华 , 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赏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 , 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 , 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 , 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 , 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 , 精雕细琢 , 清晰明朗 , 完整突出 。
此诗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 , 也争相以此为题 , 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
登鹤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赏析“
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 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 , 即景抒情的 。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 。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 , 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二句 , 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 , 可惜不能久留 。”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 , “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 , 执着人间 , 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这种看法 , 虽有新意 , 却不合诗人的身世 , 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赏析:
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 , 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 , 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 遇到佳节良辰 , 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 , 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 , 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 , 含蓄深沉 , 既朴素自然 , 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 , 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 , 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 , 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简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
此词写作时期难定 。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 , 如作于归宋以后 , 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 , 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 , 并非无语可诉 , 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 , 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
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 , 或写愁之深 , 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 , 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 , 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 , 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 , 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 , 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 , 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 , 无法驱散 , 历久弥鲜;舌品不得 , 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 , 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 , 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