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古诗

敕勒歌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
敕勒歌的古诗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 。
目录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作品鉴赏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敕勒歌年代:南北朝体裁:词作者:乐府民歌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敕勒歌敕勒川①,阴山②下 。天似穹庐③,笼盖四野④ 。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⑤牛羊 。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 。阴山
④野――在这里应读为yǎ 。⑤见――通“现”,读 xiàn,呈现、出现 。【译文】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黄东雷书法《敕勒歌》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 。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 。《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 。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 。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它的南边是匈奴,西南是乌孙 。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 一样,遭受匈奴的奴役 。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 。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 。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 。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 。公元87年,丁零联合南匈奴、鲜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西迁 。东汉时,除大部分丁零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北丁零),一部分向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 。“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加了各族统治者的混战 。后来,这部分丁零人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这样,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人游牧的地区 。当然大部分敕勒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 。当时敕勒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 。当时,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造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 。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 。所以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 。据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9个地区,共有四十个不同名称的部落 。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 。《敕勒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