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 五 )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 。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 。从经济上说,王仙镇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对要好 。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 。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
收入不够靠什么?醴陵1.88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1.68万人,占到近九成 。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种粮、种菜生活将更加艰难 。
政府应进一步调高新农保养老金标准、农村低保标准,解决他们目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
(二)看病太难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 。虽然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可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 。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老伴年纪大,为患者熬药、喂药等都很费力,帮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难了 。而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则几乎无人照料 。
除了收入太低导致“看病难”,竹溪是山区,交通不便,更加剧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难” 。在大山里,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乡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 。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
交通问题不仅加剧看病难,老人们领农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 。有的边远地区的“空巢老人”到银行代发点领款,所领资金还不够往来车费 。交通条件较好的王仙镇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镇里领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车费 。
卫生医疗部门应加强村级医疗网点建设,让“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 。开展巡诊活动,定期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 。提高“空巢老人”医疗费报销比例,减少自费数额,减轻其经济压力;银行代发部门应开展送款上门活动,让行动不便、路途远的“空巢老人”在家领款等 。
(三)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难熬
醴陵“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 。王仙镇司徒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