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文学专业的十五位名师(12)


钱谦益(1582--1664) 明末清初常熟人 。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 。明万历 进士 。崇祯初官礼部侍郎 。与温休仁争权失败,革职 。弘光时,谄事马士英,任礼部尚书 。清兵南下,率先迎降,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 。生平博览群籍,精於史学,诗文在当时负有盛名 。家有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明代史料收集完备著称,清初毁于火 。所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辑有《列朝诗集》 。
方维仪(1585--1668) 明末清初女诗人 。字仲贤,桐城(今属安徽)人 。明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 。少年寡居,与嫂共同教养其侄方以智 。部分诗篇表现出身世之感 。所作有《清芬阁集》 。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 。
丁耀亢(1599--1669) 清初文学家 。字西生,号野鹤、紫阳道人、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 。明诸生 。入清后,官容城教谕 。所作作小说《续金瓶梅》,内容荒诞秽亵,宣扬因果报应思想 。又有《丁野鹤先生诗词稿》及传奇剧本《表忠记》等 。
冯班(1602--1671) 清初诗人 。字定远,号钝吟老人,常熟(今属江苏)人 。明末诸生 。明亡,佯狂避世 。论诗反对江西派,也不满严羽诗说 。所著有《冯氏小集》、《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等 。
阎尔梅(1603--1662) 清初诗人 。字用卿,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 ,沛县(今属江苏)人 。明崇祯举人 。弘光时清军南下,曾劝史可法进军山东,以图恢复 。其又因参与抗清活动,为清军所执,不屈 。脱走后,流亡各地,晚年始归家乡 。其诗多感怀时事,格调苍凉 。所著有《白耷山人集》 。
陈贞慧(1604--1656) 清初散文家 。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人 。明末诸生。东林党人陈于廷之子,为复社重要成员,曾与吴应箕等同草《留都防乱檄》,声讨阮大铖 。明亡后隐居家乡 。其文多表扬抗清人物,感情深沉悲痛 。遗著后人辑刻为《陈处士遗书》 。
毛宗岗 清初小说评点家 。字序始,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曾评刻《三国演义 》,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整顿回目,改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成为至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其修改和评语,依据朱熹的《通鉴纲目》,增强了尊刘黜曹的封建正统观念,艺术分析也多本八股文作法,不脱当时评点派习气 。
金圣叹(1608--1661)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学 。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 ,字圣叹,一说本姓张 。吴县(今属江苏)人 。明诸生 。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 。少有才名,喜批书 。曾以《离骚》、《庄子》、《史记》、 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 。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又能诗 。所著有《沉吟楼诗选》 。
吴伟业(1609--1672) 清初诗人 。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 。少 师事张溥,为复社成员,明崇祯进士,官左庶子 。弘光朝任少詹事 。入清后官国子祭酒 。其诗多寓身世之感,也有暴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榨取之篇章 。早期作品风格绮丽,明亡后多苍凉激扬之音 。尤善七律和七言歌行 。《圆圆曲》、《楚两生行》等篇较有名 。又工词曲书画 。所著有《梅村家藏稿》等 。
黄宗羲(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 。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 洲先生 。浙江余姚人 。父尊素为“东林”名士,被魏忠贤陷害,他受遗命问学于刘宗周 。十九岁入都讼冤,以铁锥毙伤仇人 。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之斗争,几遭残杀 。清兵南下,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 。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徵召 。与孙奇逢、李骻并称三大儒 。学问广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 。史学成就尤大,撰有中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之风气 。哲学上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非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 。以为“致良知”之“致”字即是“行”字,反对“测度想象,求见本体,只在知识上立家当,以为良知”(《明儒学案》卷十) 。反对君主以一人私天下,作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夷待访录·原臣》) 。又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工商观点,强调工商皆为本 。其政治历史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文学方面,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不满明七子摹拟剽窃之风,强调“性情”,认为“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明文案序》上) 。所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