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咸菜”的诗词有哪些( 三 )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
江上渔者
宋朝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他们在干什么?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 。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早点品尝鲈鱼的鲜美 。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
形容美食的诗句及成语或者词语,越多越好^_^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 。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
词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 。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例句: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 。(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 。比喻不识货 。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
伴食宰相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 。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 。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yī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

酒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 。形容吃饱喝足 。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
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
带“米”字的诗词有哪些?

  1.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浔溪棹歌》清 朝董恂
  2.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唐 杜牧
  3.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雨叹》唐 杜少陵
  4.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 。《哨遍》宋 苏轼
  5. 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 。《渔父》唐 陆放
  6. 水碓里舂来米,山庄上饯了鸡,事事休提 。《水仙子》元 孙周卿
  7.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即事》唐 白居易
  8.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送王汶宰江阴》唐 张循之
  9.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送李员外贤郎》唐 王维
  10. 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 。《衙郡守还》唐 岑参
  11.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唐 岑参
  12. 闻道云安麹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唐 杜少陵
  13.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越溪村居》唐 戴叔伦
  14. 欢馀若问南行计,知念天涯负米还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并戏简前》唐 卢纶
  15. 江南不是米元晖,无人更得沧洲趣 。《踏莎行》宋 刘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