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诗文的意义与作用( 四 )


3、借景抒情
经常告诉学生环境描写是心情的写照 , 借助景物可以抒发情感 , 然而学生自己操作起来 , 就是情归情 , 物归物 。而古诗词名句中却有许多借景抒情的名句 , 如“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一句 。
陈子昂生活的武则天时代 , 总的来说是朝气蓬勃的 , 然"野无遗贤"从来就是假话 。陈子昂第二逃命从军边塞时 , 和主将建安王武攸宜意见不和,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换来的只是无尽的压抑和孤独 ,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陈子昂登上了“古来征战几回人”的幽州台 , 百感交集 , 从而唱出了以上的千古绝响 。
4、叙事说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苏轼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名句 , 是即景说理 ,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 局部而已 , 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 ,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 摆脱主观成见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
5、对比反衬
出自唐代卢延让《苦吟》中的“吟安一个字 , 拈断数茎须 。”是说自己写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久 , 甚至捻断好几根胡须 。写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字与数茎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从而反衬得出诗人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
6、设疑留念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 , 前抑后扬 , 对比交错 , 相映成趣 。前句问 , 后句答 , 在写作中可以引导学生先设置悬念 ,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再通过自己下文的叙述 , 自然地回答自己的问题 , 让读者恍然大悟 。
除此之外 , 古诗词名句中隐含的写作方法还有很多 。不必一一列举 。从一个句子中概括出写作的方法 , 一句一法 , 对应训练 。将枯燥无味的写作方法训练 , 转化成直观的有例句有方法 , 便于学生模仿习作 。由于古诗文固有的习作方式 , 语言特征 , 可以避免学生由于模仿产生的千篇一律的文章 。
四、随文引入 , 水到渠成
让学生诵读古诗词名句是为了积累精湛的语言文字 , 提高文章的文采 , 有话可以写 , 有优美的内容可以表达 。方法的渗透教学 , 让学生有了内容学会有规律 , 巧妙地表达 。但是学生学得怎么样 , 最终还是看学生的习作 。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古诗词名句写作文 , 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可以设计专题作文课 , 进行训练 。比如:写关于珍惜时间的文章 。让学生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名句 。并投影给学生:
“花无再开日 , 人无再少年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一生之计在于勤 。”
“业精于勤 , 荒于嬉 , 行成于思 , 毁于随。”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让学生说说对这些古诗词名句的理解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 , 说说对某个名句的理解 。并讨论生活什么情况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然后让学生把这件生活中的事例写具体 , 并恰当地运用珍惜时间的名句 。可以是开头 , 也可以结尾总结 , 还可以是文中的叙述 。

【学习古诗文的意义与作用】

每个学生关于珍惜时间的生活体验都是不相同的 , 保证了学生有话可写 , 而为学生提供多句古诗词名句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 , 又避免写的如出一辙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 结合生活事例 , 在口语交际的辅助下 , 并有方法的铺垫 , 学会了随文引入 , 文章自然水到渠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