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里有和珅与大臣饮酒作诗的地方是弯曲的小河叫什么( 二 )


王府的主人奕忻,是一等贵族,所以他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格,显示其不可逾越的等级,明显的标志是门楼和房屋的开间大小 。亲王府的门楼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 。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屋顶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替代的 。
北京恭王府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恭王府大修 发现神秘萨满殿
曾见证《北京条约》签订过程的多福轩 因被音乐学院改成录音棚而保存下完整的金砖、彩绘
“在大修中,我们发现,恭王府嘉乐堂与故宫坤宁宫萨满教神堂的建制一模一样,这充分印证了王府中有座神殿的传说 。另外,在多福轩内,由于偶然原因,还保存下了完整的金砖、彩绘,与宫中的规格相同,可谓是恭王府修复中的意外之喜 。”昨日,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缮部李中国主任告诉采访人员 。据悉,为在2008年前将恭王府建成国家级王府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
两口旧灶台
牵出祭祀神殿
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分为中、东、西三路 。位于中路的后殿嘉乐堂是其中的重要建筑,面阔七间,颇具宫廷风格 。在成为恭王府前,这里曾是乾隆宠臣和王申的府邸 。诗词造诣颇深的和王申的诗就收在《嘉乐堂诗集》中,嘉乐堂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
嘉乐堂被腾退完毕后,只剩下一处空房子 。由于历史变迁,屋内原有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只有两口挪不走的灶台孤零零地留在这里 。在每口直径近1米的灶台上方,还有一处木质的半隔断结构 。
这两口灶台引起了专家的注意,经过与故宫中的坤宁宫西厢房对比后发现,嘉乐堂的建筑结构与坤宁宫中的萨满教神堂结构完全一致,可以认定这是一座清代萨满教的祭祀场所 。
在过去,恭王府的嘉乐堂一直被府里的人称为神殿,此次的发现印证了这个传说 。
被毁银安殿
将在原址修复
“有一件事情特别遗憾,就是被烧毁的恭王府的正殿 。”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缮部李中国主任告诉采访人员 。
恭王府正殿是银安殿,也叫银銮殿,位于中路,是王府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 。1921年2月的元宵节,因为点灯失火,银安殿及东西配殿被全部烧毁,成为一片废墟 。
目前,银安殿与东西两侧配殿遗址基本上还处于自然保存状态 。李中国表示,经过对遗址的发掘、考察,结合历史文献记录,在专家对其进行论证后,有关部门将在原址对银安殿进行复建 。
见证《北京条约》 多福轩意外保存完好
被音乐学院改成了录音棚 隔音材料竟成了“保护设备”
多福轩位于恭王府东路,院落宽阔,采用小五架梁式建筑,属明代建筑风格,曾是恭亲王奕??的会客厅 。奕??经常在此处会见官员、外宾 。当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行宫,恭亲王奕??留守北京,被推上了与英法侵略者谈判的第一线,全权负责与英法联军的议和事宜,谈判地点就在多福轩内 。
多福轩见证了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的全过程,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人 。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恭王府多福轩就被中央音乐学院改成了录音棚,天花板与地面上都铺装了隔音材料 。
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将多福轩腾退 。此次大修中,在拆除轩里的隔音材料时,专家们意外地发现,天花板上的苏州彩画——牡丹兰花图保存完好,地面上还留下了与故宫中一样的金砖 。
由于多福轩内的金砖与故宫内铺设的金砖是同一种,因此非常珍贵 。在恭王府的其他建筑中,由于没有这种偶然的“保护”措施,就没有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彩绘、金砖了 。
先是“门改窗” 后又“窗改门” 老资料中查出建筑“真容”
恭王府将恢复同治年间旧貌
正在修复中的恭王府府邸修缮规模约为1万平方米,其中复建规模约4000平方米,新建规模约6000平方米,投资1.83亿元 。按照计划,在2006年年底前,这里将恢复清代第一王府的威严与华丽 。
目前,正在修复中的建筑是多福轩 。在现场,采访人员看到廊柱刚刚被油漆过,屋内的灰土还没有清走 。
施工前,专家们找到了1940年刊登于辅仁大学年刊上的多福轩照片,发现多福轩殿堂正中为屏门,屏门上方和两侧均有匾额、对联,墙上挂着十多块书有“福”、“寿”二字的大匾 。
在清理多福轩内部装饰时,施工人员发现,中间开间大门旁的两个窗户所用木材与别处不一样,质地、做工都要差很多 。在查找资料时,专家们在清华大学找到了梁思成先生于1937年所做的恭王府实测图,对照后发现,这里原来是门,不是窗户 。将此图与同治年间王府建筑样式图对照后,专家们决定,按原有规制将多福轩改回原有的三扇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