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编的歌曲想听( 四 )


说到大陆的歌词创作 , 其实是更多人才的 , 毕竟那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 。大陆方面除了陈小奇冯晓泉 , 还要说一个陈涛 , 他的词作也是极具典雅风韵 , 这与他的频频借鉴引用古诗词经典很有关系 。看看他的作品 , 他写过《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挡住绵绵情痛/看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 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 , 共饮一江水 , 红尘外 , ······”《精忠报国》(均为屠洪刚演唱) , 还有《红花红颜》:“一朵红花在今夜 , 匆匆带走残阳如血”(书剑恩仇录主题曲) , 最喜欢他近期的一首《雁衔泥》(眉佳唱):“金陵的美人横吹笛/引来了燕子衔春泥/燕子双双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声笑语/江南的春雨润如玉/从来不湿行人衣/······/唱繁华 , 颂太平 , 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 , 管弦急 , ”精巧别致 , 其意境又让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极富画面感 。写过《苦乐年华》的张藜也有一首很有名的《未了情》 。电视剧《夜深沉》的主题歌其中写道“虽有灵犀一点通 , 却落得劳燕纷飞各东西”恰好映衬了李商隐的那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 , 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着戏曲创作的背景的阎肃老人也颇多诸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回首月明中/······/天浩渺/水迷蒙/上下求索空缱绻/回望九州曙色红”(电视剧《戊戌风云》主题歌 , 那英唱)之类的作品 。
除去形式上的模仿与借鉴 , 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 , 现代流行歌曲也是从唐诗宋词身上汲取了不少营养 。向讲究韵律感与意境美 , 这都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了 , 唐诗宋词里更常用到的比兴手法 , 在现代歌词的写作中 , 例子那更是不胜枚举 。
尽管现代歌词的创作沿袭着古典诗词的创作的路子起步发展起来的 , 然而 , 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曲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 , 毕竟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 , 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 。
我们说文学是为了体现生活而存在的 , 那么任何的一种文化形式必然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现实 , 体现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征 。正如我们都说唐诗宋词 , 而并没有泛称为唐诗宋词 , 就是因为它们分别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而流行歌曲则显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 不同于唐也不迥异于宋 , 所以它和前二者之间 , 还是有着更多显而易见的区别 , 这也正是如今很少讲他们主动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 。
我们还是先从表现主题与内容上来讲吧 。诚然 , 诗歌 , 任何时代的诗歌 , 都不会没有表达情感为主题 , 但不同时代的人 , 情感表达方式与内容却经常会是大相径庭的 , 这与每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内容与社会规范首先标准都不无关系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使得人们更多地将目光主要投向国家家庭社会 , 求知求仕 , 江山社稷 , 祖国河山等方面在唐诗宋词中 , 想必你更多读到的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这样的忧国情思 , 或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无边盛景 , 或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坦荡胸襟 , 又或是“鸟宿池边树 , 僧敲月下门”的高无境界 , 也有“举杯望明月 , 对影成三人”的个人感伤 , 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生顿悟 。大文豪如李白杜甫白居易 , 更多地在描写山河世事等 , 或是个人成败得失间的情怀 , 而对于个人情感的东西 , 却小心地收藏起来 , 较少提及 。宋词中描写个人情感算比较多了 , 但大多极尽含蓄之能事 , 像写离别 , 只能“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 , 写思念 , 明着不能来 , 只得“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 两情相悦 , 顶多也就企盼着一个“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更多的只能感叹一下“两情若是长久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而现在的社会 , 人们对情感的态度更为开放 , 而个人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 , 所以很多描写个人感情的作品大行其道 , 而在语言表达上 , 刚更直接坦白 , 比如初次相见便“一见钟情不能忘” , 然后“为了这次约会 , 昨夜我想你想得无法入睡” , 恋爱中总会问“我是不是你最疼的人” , 分手时会说“舍不得你走 , 怎么能让我一个人留” , 感情出变 , 居然连“第四者”都能出现 , 一方面大声质问“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最后只能面对“无言的结局”“分手时说分手 , 请不要说难忘记” , 却搞不清楚“为什么思念总在分手后” , 而这些东西 , 却恐怕连以风流著称的李后主恐怕也只是想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