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关的来历和风俗古诗俗语名言的( 四 )


这一首《寄仲高》的词 , 当是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 , 只述兄递久别之情 , 不再提及往事 , 已感无须再说了 。
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 , 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 。“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 , 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 。“空满纸” , 情难尽:“流清泪” , 情难抑 , 作者的伤感 , 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作者道不尽的酸楚 , 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 。“书回已是明年事”句 , 紧接写信的事 , 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 , 更加伤感 。一封家信的回复 , 竟要等待到来年 , 这种情境极为难堪 , 而表达却极新颖 。
前人诗词 , 少见这样写 。这一句是全词意境最佳的创新之句 。这种句 , 不可多得 , 也不能强求 , 须从实境实感中自然得来 。陆游心境如此 , 感触自心中油然而发 , 正所谓“文章本天成 , 妙手偶得之” 。
下片起二句 , 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 。“寄语红桥桥下水 , 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 。红桥 , 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 , 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 , 词由桥写到水 , 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 。词题是寄仲高 , 不是怀仲高 , 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 , 只这二句 , 而“兄弟”一呼 , 已是情义满溢了 。
况寄言只凭设想 , 相寻了无定期 , 用笔不多 , 而酸楚之情却更深一层了 。陆游离开南郑宣抚使司幕府后 , 经三泉、益昌、剑门、武连、绵州、罗江、广汉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为中心 , 辗转往来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在奔波中年华渐逝 , 已年届五十 , 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 。这一句从归乡未得 , 转到万里飘泊、年华老大之慨 。再接下去二句:“愁无寐 , 鬓丝几缕茶烟里 。”典故用自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 , 十岁青春不负公 , 今日鬓丝禅榻畔 , 茶烟轻飏落花风 。”陆游早年即以经济自负 , 又以纵饮自豪 , 同于杜牧;如今老大无成 , 几丝白发 , 坐对茶烟 , 也同于杜牧 。身世之感相同 , 自然容易引起共鸣 , 信手拈用其诗 , 如同已出 , 不见用典的痕迹 。这三句 , 是向仲高告诉自己的生活现状 , 看似消沉 , 实际则不然 。因为对消沉而有感慨 , 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表现 。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 , 语有新意 , 情亦缠绵 , 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 。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 , 而实际并不消沉 , 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 , 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
想写一首诗端午节送给顾客 , 以五指生开头或者结尾打开微信 , 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 , 搜索“微诗词”后关注 , 可以求原创藏头诗、打油诗、爱情诗、祝福诗等等 。
作文结尾五个及点评经典语段1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年 , 但是想起来我就充满感慨:泰山不让土壤 ,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 故能成其深 。我们只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 厚德载物 , 雅量容人 , 宽容处事 , 人生就会更精彩!”
(2010年滨州市中考满分作文《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眉心飞语】议论点睛 , 结尾深化 。在文章的结尾 , 加以议论 , 将上面所写的内容再深入一层 , 揭示意义 , 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 , 是以简短的文字 , 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 , 将文章的主旨拓展延伸 , 或进入深层 , 产生增强力度的效果 。小作者用议论性文字对“宽容”之于人生的意义揭示得十分透彻 , 读罢全文 , 给人以很大的启示 。议论深化式结尾 , 针对的对象主要有以上的“事”和“人”两个方面 , 有时也有针对“景”而议论深化的 。运用时要注意一点 , 就是议论时要恰如其分 , 不能过于抬高主题 , 应是上文内容的自然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