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心得怎么写?( 三 )



小学音乐课教学心得怎么写?


近年来,关于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章和成果不断涌现,给众多家长朋友们以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也为小学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些信息和指导性意见 。我担任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多年,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特征,紧紧抓住和围绕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和谐配合的教学氛围,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并在音乐教学中采用与之心理特征相应的教学手段,不断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完善个性、提高素质,培养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品质 。
下面依据儿童的几个心理特征来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
一、儿童贪玩、好动、活泼、热情
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我认为小学音乐课宜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它通过教学内容的游戏化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拍节奏、奏乐器、做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和组织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正因为儿童有好动、贪玩的心理特征,教师才易于调动学生共同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来 。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例如,我在教歌曲《边区好地方》、《八月桂花遍地开》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扎出大红花,解下红领巾,随着他们自己伴奏和编创的锣鼓乐,和老师一起欢快的担起秧歌舞 。又如我在讲解节拍时,让学生拉起手围成圆圈,跳起三拍子的圆舞曲 。或要求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如:拍手、跺脚、敲桌子、运用打击乐器等来感受节拍特点 。
二、儿童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
儿童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 。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度增加教学的内容和份量,采用综合课型,切忌内容、形式的单一 。如现行新的音乐教材,在内容上、音乐曲目的数量上都明显增多,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教材内容太多,完不成教学任务,并且认为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实不然,相反这样既能给教师以更多的选择余地,又满足了学生们好奇、接受力快、模仿力强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巧巧手》这一课中,可以把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演唱表演《粉刷匠》、《理发师》,尝试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 。这样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形式多样,学生的好奇心理得以满足,上课时自然精力集中、投入,始终保持一种新奇、兴奋的状态来接受知识,有人也许会问,这样多的内容学生一节课能学会吗?千万不要低估和漠视学生们的能力,他们接受和模仿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当然这也要看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 。其实只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自觉的在课下对所学内容加以复习和巩固 。并且教师在下一节课复习巩固的同时还可以再加入一些新的内容进去 。如让学生聆听《劳动最光荣》、《洗手绢》等新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巧巧手》这一课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再次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学习兴趣更浓厚,接受和掌握能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