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歌全集( 六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杜甫的诗全集 1句7字杜甫的:
望岳

【题解】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兵车行

【题解】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 。是年,唐征伐作战,大肆征兵,致使民无宁日 。杜甫有感于此,作《兵车行》以抒其愤忿之意 。

【原文】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戌边 。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春望

【题解】

唐萧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皇帝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只身投奔,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往长安,次年春天才得脱身 。在被迫留居长安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春望》就是作于此时的一篇代表作 。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

【题解】

见《杜工部集》 。为《三吏》之一,作于公元759年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变衰,国不成国,民无宁日 。是年,作者经新安、石壕等地流离迁徒,目睹官吏征丁后有感而作 。《三吏》,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石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 。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新婚别

【题解】

杜甫“三列”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

【原文】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忽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