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著名的散文集都有哪些呢

余秋雨经典散文
2、余光中散文精选
3、贾平凹散文精选
4、张爱玲经典散文

5、梁实秋散文集
6、张小娴散文选集
7、季羡林散文集
8、韩寒作品集

9、席慕容散文集
10、郁达夫散文集
11、史铁生散文集
12、鲁迅散文集

13、冰心散文集
14、杨绛散文集
15、毕淑敏散文
16、安妮宝贝经典语录

17、郭敬明作品
18、徐志摩诗集
19、朱自清散文
20、沈从文散文

21、吴伯箫散文集
22、海子诗集
23、周作人散文
24、林清玄散文

25、张晓风散文
26、巴金散文集
27、胡适散文
28、亦舒散文

29、杨朔散文
30、老舍散文集
31、林语堂散文
32、李广田散文

33、丰子恺散文
34、俞平伯散文集
35、谢冰莹散文集
36、艾青作品

37、钱钟书散文集
38、吴冠中散文集
39、三毛散文集
40、张恨水散文集

41、叶圣陶散文集
42、周国平散文集
43、郭沫若散文集
44、舒婷诗集

45、张抗抗散文集
46、王蒙散文集
47、赵丽宏散文
48、冯骥才散文集

49、刘墉散文
50、铁凝散文集
51、宗璞散文
52、董桥散文集

53、徐霞客游记
54、丁立梅散文
55、迟子建散文
56、池莉散文集

57、张中行散文
58、茅盾散文
59、苏雪林散文
60、辛弃疾诗词

61、李清照诗词
62、秦牧散文
63、张悦然散文
64、柯灵散文集

65、杨莹散文集
66、萧红散文集
67、丁玲散文
68、耿林莽散文诗集

69、简贞散文集
70、杏林子散文集
71、孙犁散文
72、琦君散文集

73、罗兰散文
74、林文月散文集
75、朱天文散文
76、许地山散文

77、朱湘作品
78、苏雪林散文集
79、韩小惠散文集
80、林徽因散文

81、台静农散文
82、汪曾祺散文集
83、林海音散文
84、叶灵凤散文

85、何其芳散文诗歌集
86、闻一多散文诗歌
87、张悦然语录
88、刘白羽散文集

89、七堇年散文
90、七堇年经典语录
91、夏丏尊散文
92、夏衍散文

93、庐隐散文
94、毕淑敏语录
95、于丹语录
96、巴人作品集

97、陈学昭散文
98、戴望舒诗集
99、戴望舒散文
100、李健吾散文

101、瞿秋白散文
102、北岛诗集
103、刘亮程散文
104、高洪波散文

105、冯至散文诗歌
106、洛夫散文诗歌
107、卞之琳诗集
108、韩少功散文集

109、纳兰性德的词
110、梁遇春散文集
111、张洁散文集
112、冯雪峰作品

113、阿英文章集
114、李存葆散文集
115、王充闾散文集
116、莫怀戚散文

117、应修人诗集
118、刘再复散文集
119、汪国真诗集
120、顾城诗集

121、林萧的散文集
119、肖复兴散文集
120、张承志散文集
121、李碧华散文精选
(文章阅读网http://www.jingdianwenji.com/shishicai/)
122、蔡元培散文
123、傅东华散文集
124、陈衡哲散文集选
125、袁昌英散文集

126、王统照散文集选
127、曹靖华散文集选
128、罗黑芷散文
129、翦伯赞散文

130、方令孺散文精选
131、穆木天散文精选
132、王了一散文集选
133、 鲁彦散文精选

134、 废名散文集选
135、徐蔚南散文集选
136、钟敬文散文集选
137、林小娴散文集选

138、黎烈文散文集
139、叶灵风散文集选
140、李霁野散文选
141、丽尼散文选

145、陆蠡散文集选
146、雷抒雁散文集选
147、雪小禅散文选
148、黄裳散文集

149、马丽华散文集选
150、菡子散文集选
151、梁衡散文集选
152、张秀亚散文集

153、杜重远选集
154、徐吁作品
155、 许钦文文集
156、叶紫作品

157、郑振铎作品
158、邹韬奋作品
159、艾思奇作品

160、吴组缃作品
如何欣赏外国诗歌诗歌欣赏,无论中外都有一些共同规律 。比如说,都要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追求诗的意境美;都要驰骋想像的翅膀,获取言外之旨的蕴藉美;都要反复吟诵,领略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等等 。然而,欣赏外国诗与欣赏中国诗又有所不同 。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外国诗同中国诗本身的差别(需要说明,外国诗这个概念极其宽泛,除了中国诗以外,世界各国的诗都可以包括在内 。其中有些东方国家如朝鲜、日本等,它们的诗或受中国影响,或同中国诗比较接近,我们这里主要谈的是外国诗中的西方部分,以欧美诗为主) 。每一国的诗都植根于它民族的土壤,反映着不同的民族生活、时代风貌、社会习俗,在诗体、风格、形式上都自有特色 。拿中国诗同西方诗相比,中诗重抒情,西诗重叙事;中诗以简隽短篇为优,西诗以长篇史诗见长;中诗讲含蓄,西诗多明朗……差别甚多,论诗的标准自然也有所不同 。其次,是翻译的转折 。诗是所有文体中最难翻译的,因为诗的音韵,诗的内涵是很难翻译而不受损伤的,无论是直译(按字义译),还是意译(按意思译),都将丧失许多原诗的精彩,甚至面目全非 。正像茅盾先生所说:“诗经过翻译,即使译的极谨慎,和原文极吻合,亦只能算是某诗的Retold(译述),不能视为即是原诗 。原诗所备的种种好处,翻译时只能保留一二种,决不能完全保留 。”(《译诗的一些意见》)阅读译诗比起欣赏外国诗的原作,意趣锐减,不可同日而语 。再者,是读者的口味 。中国人吃面包香肠,总觉得不像正式饭食 。中国历来以诗国著称,自己有世界上最丰富宝贵的诗歌遗产,唐诗宋词几乎家喻户晓,从而也养成了我们自己的欣赏习惯,审美趣味,中国人往往以欣赏中国诗的眼光、心理去鉴别外国诗的优劣,这就容易发生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