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经典语句赏析( 六 )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 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 。
金陵十二钗正册——钗、黛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赏析】:
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
“宝玉看“副册”仍是不解,又去看“正册”,见第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两株枯木是“林”字,雪谐“薛”音) 。下面就是这首判词 。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 。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 。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 。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 。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 。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 。但读者同这个典型总是有些隔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 。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 。有人评论说,她是个有尖不露、城府很深、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阴谋家,这也似乎有些太过分了 。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 。贾家败落后,她的下场也不妙,“金钗雪里埋”就是预示 。
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 。她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 。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 。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 。好在宝玉对她一往情深,处处宽慰她,哪怕是篱玉歪派给他的“错误”,他也承认 。这样,他们的爱情就在一种奇特的、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 。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了,哭时要比笑时多;刚刚和好了,突然又闹翻了,闹翻一次反倒加深一次感情 。他们的爱情在有形无形的外界压力下,形成一种畸型 。在荣国府那样的环境里,越敏感的人就越忍受不了 。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会装“糊涂”,她太聪明了 。
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地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地不幸夭折 。但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后两句说得明白: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宝钗要冷清清地守一辈子活寡 。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 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 德的故事 。符合封建道德标准 的女子 。
欢迎采纳!
红楼梦中三首诗词的赏析?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专门述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辛酸与苦衷的,也是全书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现的诗篇 。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这一旷世千古的奇书 。不仅在作者,就是在后人看来,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脂砚斋甲戌本评语)” 。诗中所谓的“荒唐言”实际上并不荒唐,它是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无情批判和揭露 。既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也包括宝、黛、钗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一书中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内部斗争等等 。“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 。作者创作《红楼梦》时已经由钟鸣鼎食的世家公子沦为“蓬庸茅椽,绳床瓦灶”的落魄书生,生活的艰辛和悲苦非言语所能尽述 。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氏独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红楼梦》一书是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最好诠释 。
薛宝钗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
【鉴赏】
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别号)、藕树(惜春别号)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 。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 。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 。”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