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炎炎夏日怎么过?
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这时候,再来一杯冷饮,生活美滋滋 。
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说到夏日饮品,中国人自古就是行家 。
战国时期,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
意思是说,冰镇后的酒,饮来更加清甜可口,咱这宴席已经摆好了,全都是玉液琼浆呀 。
这篇楚辞,是屈原为呼唤楚怀王灵魂回到楚国所作,也不经意间暴露了楚国人的“吃货”本性 。诗中写到的,还有肥牛蹄筋、清炖甲鱼、火烤羊羔、甜面饼和蜜米糕等等名菜,再加上清凉的冰酒,爱国诗篇里隐藏了豪华菜单 。
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在两千多年前的夏天,吟几句诗,饮一盅冰镇美酒,似乎有种时空穿越的乱入感,这没搞错吧?古人没有冰箱,如何喝得上冷饮?
当然没错,古人“吃冰”的套路,你绝对想不到 。


1.冰鉴:古代人工“冰箱”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用来冰镇饮料、盛冰降温的大型冰酒器——冰鉴 [hn] 。
《周礼》记载,“祭祀供冰鉴 。”此处的“鉴”,并非后来常用的镜子之意,而是指一种青铜容器,其形似大盆 。
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曾候乙铜冰鉴 。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曾候乙铜冰鉴,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先秦“冰箱”的神秘面纱 。
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原始“冰箱” 。
曾候乙铜冰鉴个头不小,高60多厘米,重170公斤,实际上是一个二合一的组合器皿,分成双层,外为青铜方鉴,内为盛放食品的尊缶 。
鉴与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用来装冰块,在缶内装酒,盖上盖子冷藏一下,夏日就可以喝到冰镇的美酒了 。更牛的是,一些冰鉴上还有气孔,可以把冷气释放出来,有点儿冰箱空调一体机的意思 。
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冰鉴结构图 。


发明这一古代版“冰箱”的人们发现,冷饮佳酿清凉舒爽,可以消暑 。
东汉王逸注《楚辞》时,也不忘给屈原带货的绿色“冰箱”点赞,对冰镇酒夸赞道:“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 。酒寒凉,又长味,好饮也 。”
先秦的冰鉴不仅节能环保,就连用到的冰也是取自大自然 。
《礼记月令》记载了周代时,每到隆冬时节,周天子会派人到冻结的江河之上凿取天然冰,储存在冰窖之中,一般要采集需用冰三倍的分量(“令斩冰,三其凌”) 。在当时,冰要贮藏起来不容易,但古代的冰窖隔温效果忒好,藏冰甚至能用到第二年 。
等到春暖花开,天子再命人开窖取冰,与牲畜一道用于祭祀,余下的冰就可用在冰鉴上,到了夏天开party,喝冰酒 。
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古人从河中凿取冰块 。


为此,官府还设置了掌管藏冰之事的官职,称之为“凌人” 。凌人夏天负责分发冰块,秋天打扫冰窖,大概是最早在办公室吹“空调”的上班族 。
《诗经》用生动质朴的笔触描绘了古人凿取冰块、藏入冰窖的劳动情景:“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有学者认为,此处的“凌阴”即冰窖 。
此后两千多年,冰鉴这一原始“冰箱”长期存在于古人的生活中 。


2.古代“冰箱”,你可能早已见过秦汉之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藏冰之风更盛 。
在唐宋之前,冰块是稀缺资源,老贵了,史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这玩意儿竟然与金、玉等价 。尽管汉代有用水果、蜂蜜等与雪混在一起做成的冷饮,一般人可吃不起 。
越是弥足珍贵的宝物,越能引起英雄的兴趣 。
东汉末年,曹操曾在南征北战的业余时间大建冰窖 。他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修建了著名的冰井台 。《水经注》记载,冰井台“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五间 。上有冰室,室内数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 。”
曹操喝酒那是出了名的,他在诗中吟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己藏这么多冰块,想必没少用来冰酒 。
哪个朝代用冰块消暑|古人怎样避暑?

▲《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剧照 。


有些影视剧利用这些史料创作了相关剧情,观众们从中可以发现冰鉴这一古代消暑神器的身影 。